【传统手工技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湖南省)传承人:刘新建
2018-05-09 12:51
老染坊蓝印花布的第六代传人刘新建亲自做演示。他拿的黄纸板,便是蓝印花布的印版。纸版上的镂空,就是蓝印花布上的白花。
▲刘大炮依然留存着已经生锈的雕版刀具。
雕版是蓝印花布工艺中的第一道工序。做雕版时,先用七层牛皮纸叠在一起涂抹桐油。待桐油风干后,将设计好的花样画在纸板上,然后用锉刀在纸上镂空。刘新建拿着一张约70厘米的雕版比画,这是父亲上世纪80年代云游时,从湘西三山镇一家倒闭的染坊里收的老版。
▲对版
“做完这次演示,这张雕版就要退休了,因为牛皮纸不耐磨,一张版通常印10张花布就要作废!”
刘新建对着清晨的光线检查雕版,然后在案板上平铺一层白布,再搁上雕版。随后从案板底下拿出一只桶,用木勺子舀出白色 “面团” 倒在雕版上。
▲刮浆
“面团”
是防染浆,由细石灰和大豆粉混合而成,它们是用来填充雕版的镂空图案。刘新建在雕版中涂上防染浆,用木刮板反反复复地来回刮,直到防染浆把雕版的镂空完全填充,使整个雕版形成一个平面。
▲取版
“这一步叫刮浆,刮浆完成后取版,接下来要上演重头戏染色了!”在一旁的刘大炮也没闲着,他抡起一根木棍在水池里搅动,池中蓝靛开始翻滚,一股更强的腐味扑面而来。
▲入染
“搅缸时, 味道的确挺难闻, 不过蓝靛是无毒的, 完全由板蓝根、碱和石灰组成。 ”
这时,刘新建拿着一块印有白花的棉布走到染缸前,双手把白布浸入池水中。
“这一步,学名叫入染,有白花的地方,因为防染浆把地方占了,蓝靛进不去,所以就形成了蓝印花布的白花。没有防染浆的地方,就被蓝靛入染了,自然形成蓝底图!”
如此反复浸染四五次后,刘大炮让儿子 “收手” 。一看时间,整整花掉1个小时。
最工者愁,食肉者谋
清洗后,父子俩一前一后走上三楼的露台,把布匹晾上竹竿。刘新建给父亲递了一支烟,然后二人对着布匹闲聊。
“蓝印花布曾经是湘西底层百姓居家必备的物品,但如今早已没人穿了,也没人穿得起了。”
刘大炮走进晾房边的房间,这里摆放着几只木质的老式衣柜,打开衣柜,里面塞满了各式印花布。
“现代人嫌蓝印花布太重、颜色太单一,就连我们湘西人也不拿它做衣裳了。但我就不信了,六代人的祖传老布就没人要了!我就不信,连沈老、黄老、张仃教授都当成宝贝的东西,会没有人要!”
刘大炮看着儿子正在晾晒牛皮纸雕版,疾速地走进晾房的角落处。那里有一个木架子,百叶窗模样,每个小隔间都像个大而浅的抽屉,每一个抽屉,都放着一张镂空的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