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龙舞(西安丰龙舞)(扬州市)
2018-05-09 11:23
安丰民间舞龙俗称玩龙,又称招西龙。以前主要表演于庙会时出会踩街、大型的集会、庆祝等活动。
据传说安丰舞龙源于元朝。元武宗年间,西安丰地区大旱,三年没有下雨,河干荡涸,于是百姓在都天大庙求雨,他们用稻草和草绳扎成龙的形状供奉起来,这就是最早的“稻草龙”。求雨期间恰巧天降甘露,旱情顿解,百姓遂以为草龙有灵,对龙益发崇拜,每逢庙会等大型活动都扎龙踩街,安丰的舞龙也就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到明朝正德年间,安丰的舞龙就形成了基本的套路。因为安丰镇的“小招西”人(即现在的天亭村)在表演上独具特色,所以安丰舞龙以又称招西龙。随着时间的推移,招西龙已衍生出集丰龙、林溪龙、天亭龙等几家民间舞龙队。他们在周边地区颇有影响,常被盐城、淮阴、扬州等地邀请,参加庙会的演出。
抗日战争时期,安丰舞龙人又舞起龙欢庆自己翻身解放。1944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老区安丰成立安丰区,下辖扬、淮、盐的十七个乡。当时在泗河乡(现属淮安市)举办了有二十五条龙参加的“万人舞龙庆祝大会”。因为场地狭小,观众太多,各舞龙队无法施展身手,招西舞龙人在民兵队长王占民的带领下,跃上人头,站在人肩上舞了起来。招西龙的精湛技艺不仅吸引了会场观众,也吸引了其他的二十四条龙,受到了予会的中共苏中区和宝应县领导的高度赞扬,宝应县长蔡公正,安丰区首任区长杜文柏亲手将五条当时稀有的“牛郎”牌香烟奖给招西龙。从此招西龙更是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