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店秧歌》是流传在侯马市白店村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它历史悠久、表演独特、曲调优美动听,在我省南部一带享有很高的声望。

解放前,《白店秧歌》主要是参加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这一天的祭神活动。据老艺人们和当地群众讲述,过去,白店村里周围的六个村子(汾上,西侯马,牛村,贺村,虒祁和驿桥)共同敬奉一个“娘娘神”,农历三月十八日,七个村便把自己最拿手的红火热闹组织起来,去汾上村祭祀他们的保护神。其中白店村的秧歌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成为众姊妹艺术中的佼佼者。它的产生至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白店秧歌》表演人员不多,可以广场表演,也可以舞台表演。它的表演形式主要是跑队形和演唱民歌小调,二者轮流交替进行。它常用队形也比较简单,主要有“之字路”、“蒜辫子”、“剪子关”、“单蛇退皮”、“双蛇退皮”、“二龙出水”等等。

《白店秧歌》的表演动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很有特色,尤其是伞者同其它五人的动作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伞的动作比较“怪”,带有一种“巫舞”的味道,手臂动作比较僵硬,近似木偶表演。

《白店秧歌》的唱腔非常优美动听,歌词内容都是反映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目前保留的比较古老的曲牌有《观灯调》、《货郎转乡》、《恨媒婆》、《小扎青》等五首。

《白店秧歌》参加了全省第二届民间文艺调演,荣获一等奖。省、地市的文艺工作者也多次来到白店向艺人拜师学习,并以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为素材创作了许多歌曲和舞蹈,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上一篇:【传统舞蹈】狮舞(天塔狮舞)(山西省临汾市 国家级)

下一篇:【曲艺】 筱贵林南昌谐谑故事(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