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绳前把每股麻线都要用旧鞋帮拉一遍,使绳只成形后既又光滑不带小麻头 1775年,西方工业革命中,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人们所使用的绳子还都是用大麻皮经过麻绳匠加工制作的麻绳,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尼龙绳的出现,麻绳被逐渐淘汰,麻绳的手工制作技术才彻底退出了我们的生活。这项看似十分平凡的制绳工艺,曾经为人类的生活带来过极大的便利。从种植、收获、浸泡、晒干、剥取,再到接股和最后搓拧成结实的绳索,都凝结了劳动者的心血与艰辛,同时也充满了劳动与创造的快乐。

成绳拉车为记录这个即将消失的民间手艺,笔者几经周折,在盂县上社镇芦芽沟村找到了昔日当地打麻绳的名人韩白亮。老韩今年66岁,他不干这营生也快30年了。据他介绍,他家打麻绳到他这代已是第四代了。打麻绳是历史上传下来的一项农活儿。过去农活儿需要麻绳的地方很多,牲畜拉犁、拉车、拉磨、拉碾的套绳,拴牲口的缰绳等。麻绳绝大多数用苘麻打的。首先用纺车把苘麻打成单股经线,然后用绳车将单股经线拧成双股绳,最后还要用绳车将双股绳拧成需要几股就几股的绳,根据需要来决定麻绳的粗细拉力。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普及,古老的弯把犁、蓄力车、石碾、石磨等被淘汰了,农村打麻绳这个传统行当在当地也早已消失了。为记录老韩昔日的绝活,留住逝去的民间手艺影像,老韩当日在镜头前又全过程演示了一遍手工制作麻绳的经过。

打成的麻绳现在,随着手工制造麻绳的技艺工匠越来越少,手工麻绳正在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昔日那种加工麻绳的场景和以此为生计的希望还在老一辈工匠的脑海里。今天我们再现这一技艺,主要是希望让那些熟悉这一劳动场面的人们有一个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使那些没有见过这种劳动场景的人们,对前辈的生活状态与绳索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形象上的了解和认识。


上一篇:【民俗】珠梅抬故事(湖南省)传承人:刘齐跃

下一篇:【传统技艺】沁洲黄米醋(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