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96dbfb1_副本.jpg

 

傩(nuo)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湘东傩面具是优秀的中国民间传统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湘东为"江南煤都"萍乡所辖,是江西的西大门。湘东区尚存傩面具雕刻源于清代,由湖南太丈传人,已祖传三代,继承的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技术成熟,所雕面具古朴细腻,是中国雕刻领域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810738c_副本.jpg

 

萍乡湘东傩面具2006年6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赖明德这双手,自从15岁那年拿起“绣”(雕刻)傩面具的刻刀,一拿就已43年。

傩,原本是我国古代一种驱鬼逐疫的原始宗教仪式活动,后来演变成兼容祈福与除邪的祭祀仪式。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一支三苗先民在萍乡繁衍生息。萍乡在战国时期为楚国属地,三苗的图腾崇拜与楚人好巫,令萍乡自古巫风盛行。此处的历史与风俗促进了巫傩文化的生长与保存,由于傩面具制作工艺的地域性,从而产生了这片土地本身特有与固有的美。信奉“处士教”且有师承的傩面具雕刻者被称为“处士”。今年58岁的赖明德告诉记者,他是赖氏第74代的“处士”。除了这个民间的身份,赖明德还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萍乡市民艺协会民间工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面具省级传承人。

77abfc5_副本.jpg

 

赖明德家中有两套谱,一套家谱,一套神谱。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对于家谱,能传承的必定尽力去薪火相传,以家族先贤的事迹与家训来铭记和发扬家族精神,凝聚家族力量。据赖氏族谱记载,赖明德的始祖为叔颖公,是周文王的第28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协助周武王灭纣有功,被赐封于河南颖水一带的“赖地”,后建立赖国。后世子孙以国为姓,是为赖氏。赖氏三十二世硕公,字(仲芳)德才兼备,却坚决不入仕,因通晓“神灵处士咒”,被晋安帝赐封为“处士”,集历朝君臣贤士为“神”雕刻成像,由“处士”开光、安腹臓、招兵买马、封号显灵。由于有谱可考,赖明德从姓氏渊源说到先祖,娓娓道来,始祖的皇家血统,先祖的德才兼备,“处士”与太学士职位同等的荣耀,让千余年后的赖氏子孙赖明德仍然感到尊敬与自豪。与其他雕刻傩面具的人不同,赖明德的手艺来自祖传,并有一套祖传的谱,共80余本。如《傩面具神谱》、《神灵处士咒》、《易经》、《药谱》等。傩面具、傩庙、傩舞是傩文化的三大重要体系,赖氏祖传的《傩面具神谱》上,有1240尊傩面具神像。祖传完整的傩面具制作工序包括:选材、雕刻成形、请神、开坯、整容、打磨、上底漆、彩绘金容、生胡须、开光、拜坐、安腹臟、招兵买马。

 

c84f095_副本.jpg

 

不强调个性,没有固执的自我,这位处士对于祖传手艺,态度谦逊而顺从。虽然赖明德仅仅是一位文凭不高的乡间手艺人。但他传承了来自《易经》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最初的“处士”地位与太学士相等,学识丰富广博。不仅具有傩面具的雕刻技艺,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医理、命理(八字、占卜)、地理(风水)都懂。赖明德对祖传手艺的恪守,是对神谱的尊重,更深的原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以及对自然规律、人伦秩序的遵守。《易经•系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赖氏祖祖辈辈雕刻的器物所表达与所遵从的正是中国传统的精神内涵。有什么样的人性理想,就有什么样的技术理念。世事变迁,赖明德依然恪守老祖宗的规矩做事,因为他深知,他手中的器物所表达的是他信仰的家谱、神谱里的“天地国亲师、仁义礼智信”。

 

8d8531b_副本.jpg

a965408_副本.jpg

 
(来源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

上一篇:【传统戏剧】孝义碗碗腔(孝义市)传承人:张建琴

下一篇:【传统美术】钧瓷艺术(河南省)传承人:崔国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