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手工麻纸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虽然比“蔡侯纸”晚了近千年,却与其在制造工艺上一脉相承。学艺30多年的郑变和说:“麻纸生产工艺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要求都很高,是其他纸类生产所难以相比的,更难以被现代化技术所替代。”加之中裕乡一年中光照充足,非常适宜麻类植物的生长,这为造纸提供了生产原料;而四季分明的气候保证了造纸原料不会在暴晒和暴凉中变质,可以说,正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造就了这里的手工造纸业。但是,随着有机制纸业的发展,手工制作的麻纸逐渐被人们抛弃,手工麻纸的技艺也逐渐失传,现在,只剩下了郑变和麻纸厂。

  郑变和爷爷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如今麻纸的风光已一去不返。当地的村民开始使用从城里买来的白纸,发黄的麻纸已被人们抛在了脑后。郑变和和他的家人在苦苦支撑着手工麻纸制作这最后一方小天地,但究竟还能维持多久,连他都感到茫然。郑变和说,手工麻纸的收入实在太少了,孩子也觉得没有经济意义,不想再继承,这让郑变和老人很伤感。

  虽然没有繁荣的市场,手工麻纸仍然具有机制纸难以取代的一些特点,它柔软绵韧、耐腐、防蛀、保存年代久而又不易褪色,正因如此,在宗教用经书、捆砂纸、鞭炮火捻、考古中拓印碑帖等方面仍是不可替代的用品。如此看来,传承了近千年的麻纸保留和发展的现实意义还是很大的。

  “任性”的郑变和对于祖辈文化传承的坚守让人佩服,正是因为像郑变和这样的人的执着,才使我们能够在今天有机会看到这一文化遗产的过去和未来。

  然而,山西手工造纸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立体的、系统的工程,并非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多部门互相协同,以多元化方式、开拓性思路来共同寻求保护与发展之路,也让我们一同期待山西手工纸在现代视野中重新绽放光彩。


上一篇:【传统戏剧】道情戏(安康市)传承人:吴成全

下一篇:【民间舞蹈】 二塘泼蛇灯(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