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拔河(连云港市)
2018-05-06 15:02
2007年12月入选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赣榆县是全国闻名的拔河之乡。拔河在赣榆民间即是一项十分普及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又是一种扶正黜邪、祈求丰收的传统民俗活动。如今,拔河是赣榆县的特色体育项目,技战术水平和理论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拔河运动的在赣榆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最早在民间开展的体育项目。拔河起源于古代的拉纤,后来,拉纤成为一种水中操练方法,并发展为陆上的拔河。唐以前叫“钩强”、“牵钩”、“施钩”。“钩”即河绳,“施钩”、“牵钩”即拉绳。
拔河不但是角力的竞技场,也有感应稼禾,祈祷丰收之意。《赣榆县志》载“沿海渔民历来有拔河的习俗”。赣榆地处沿海,自古“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也是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境内海上捕捞、岸上荷盐者颇多,其体质强健、性格挺倔、耐力坚韧,以拔河角力,自古有之。在民间,拔河竞赛方法非常简便,在地上画线为河界,由人数相等或不等的两队,各执绳的一端,按比赛规则用力拉绳,将对方拉过河界即为胜。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拔河,较之早年民间,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了统一标准的河绳,有了竞赛规则,讲究技战术,还制定了裁判法,并有了国家级和国际级的拔河比赛。但拔河的精神未变,无论是早年民间的拔河,还是当今时代的竞技拔河,一直是培育拼搏精神和团队精神的一种有效的运动方式。
自建国以来,拔河运动在赣榆县一直开展;自上世纪90年代末,县体育局全力组建赣榆县拔河队,1999年5月,第一次派“新庄队”参加在扬州市举办的江苏省农民运动会拔河比赛,获得男子冠军,拔河是赣榆县的特色体育项目,技战术水平和理论研究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2000年至今多次组队参加国家级比赛,已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全国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届拔河锦标赛和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拔河比赛;2003年还成功承办了第六届全国拔河锦标赛。并4次承办了省级拔河比赛。赣榆拔河队共获取全国冠军3次,亚军11次。多年来,赣榆县不断加强拔河理论研究和对外交流。2003年县体育局编著《拔河》一书,填补了国内拔河理论空白,并被确定为全国拔河技战术专业教材。2005年,赣榆县体育局应国家体育总局邀请,多次派人到全国各地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交流;2009年县体育局修订、再版了《拔河》一书。目前我县的拔河运动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随着竞技拔河在赣榆的崛起和发展,拔河成为赣榆的特色体育项目,技战术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走上了全国前列,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拔河运动理论体系,赣榆被誉为“全国拔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