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苏北柳琴(连云港市)
2018-05-06 14:36
2010年3月入选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琴:典型的琵琶类弹拨乐器,外形及构造与琵琶相似,但比琵琶要小,通体长约65厘米,用柳木制作,四弦,形如柳叶,故又名柳叶琴。别名“柳月琴”、“土琵琶”、“金刚腿”等。演奏方法与琵琶类似,只是右手用拨子弹奏。柳琴流行于苏北东海县及周边一带的民间乐器,发音响亮宏大,音色高亢刚劲,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最早的柳琴,构造较简单,只有两条丝弦,7个用高梁秆做成的品位,音域很窄,仅有一个半八度,还不便转调。当时的琴体较大,演奏时有一竹筒套在食指上,用拇指捏紧,靠手腕甩动而拨弦发音,演奏形式别具一格。后以竹套质脆易裂,使用挖空的牛角圆筒代替。
柳琴属于琵琶类弹拔乐器,因使用柳木制作,外形也类似柳叶的形状,因而被称为柳琴,或“柳叶琴”。柳琴的外形和构造与琵琶极为相似。最早的柳琴,构造非常简单,由于柳琴的外形土里土气,非常民间化,老百姓亲切地称它“土琵琶”。“土琵琶”长期流传苏北东海县一带的民间,用于曲艺说唱的伴奏,在曲艺演奏中,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帮和,故又叫“拉魂腔”。东海群众称为“锣鼓冲子”或“肘鼓子”。
柳琴不仅在外形和构造上与琵琶相同,演奏方法也和琵琶一样,只是演奏时用拨子弹拨。演奏柳琴时,演奏者要端坐,将柳琴斜放在胸前,左手持琴,手指按弦,右手把拨子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弹拨琴弦,姿势非常幽雅。
东海曲艺柳琴说唱是民国时期至今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分布区域广,深受基层群众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