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传统音乐】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国家级)传承人:肉孜
2017-04-07 15:31
78岁的阿不都吉力力·肉孜就是刀郎人中最著名的卡龙琴师。在他家里还珍藏了一本1996年出版的《维吾尔刀郎木卡姆》歌词曲谱,这是他和其他几个刀郎艺人参与歌唱、弹奏并审定的。虽然他并不懂得曲谱,也不识字,但他仍很珍惜这本书,他觉得,这可能是传承刀郎文化最有效的途径了。由于世代相传的刀郎木卡姆全靠口传心授,凭记忆学习,所以一直没有曲谱,一个艺人去世了,就可能带走一段属于他的文化精髓。在漫长的岁月里,原本12套的刀郎木卡姆已经有3套失传。他以前还常常忧虑,害怕自己死后,子女和徒弟们还没有学全9套刀郎木卡姆。所幸的是现在有了书。
传说卡龙琴并不是刀郎本地的土产,而是在500年前由一个名叫毛拉的人制作的。这个毛拉不是本地人,他是跟着父亲吾热提·木布瓦依智者来到麦盖提的。定居之后毛拉爱上了村子里的一位姑娘。姑娘很美,追求者也众多,但姑娘谁也没有看上。热爱音乐的毛拉就凭着以前见过的一种乐器形状,用桑木做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箱式琴身,把野兽肠子拧成细弦钉上,用木片弹拨发出了动人的声响,这种乐器轻拨的时候,流出了忧郁缠绵的思绪,用一个铜管按压快拨的时候,又让人感到了急迫热切的爱恋。琴声像鸟儿一样飞进了姑娘的闺房,打动了她的心。
阿不都吉力力·肉孜有一架百年的卡龙琴,那是他父亲弹奏过的,在他12岁那年,他就是用这架琴开始学习演奏,走进一生文艺时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