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临颍古乐(漯河市)
2018-05-05 10:37
中国古乐之史源, 是一个沉睡着的庞大宝藏。今人跨越时空, 梦回远古, 也只是触到其冰山之一角。由于历史固有的局限, 如音乐的传承方法单一, 音乐的载体转瞬即逝, 乐谱符号后人难以破译识别等众多原因, 造成了部分古乐长期失去, 此乃中国古典文化与爱乐者之千古憾事。
中国古乐,源远流长。从《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之史实,和考古工作者发现的大约七千年以前先民们用陶土做的吹奏乐器"埙"就可以证明,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音乐。
在诸子百家齐鸣的文化背景下,音乐活动相当繁荣,并产生了孔子、墨子、老子为代表的儒、墨、道三家音乐思想。汉代建立以后,音乐快速发展,汉武帝时建立"乐府",广采民间音乐,经过加工提高,成为艺术性较高的相和歌与歌舞兼备的相和大曲的音乐。汉代流传至今的《广陵散》和《胡笳十八拍》均为著名古琴曲。南北朝时期,汉族中原的传统被带到江南,和江南民间音乐一起统称为清商乐。东晋桓伊创作了笛曲《梅花三弄》,后经唐人颜师古改编成琴曲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