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入选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州古为东夷之地,史称东海名郡。远在四、五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桃花涧旧石器时代遗址、锦屏山将军崖原始岩画、孔望山汉代摩崖石刻等等古迹,都为此地悠悠漫长的历史作着形象的证明。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空间里,产生了特色独具、异彩纷呈的海州民间口头文学。

海州童谣,是海州民间口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中可以感知劳动人民非凡的文学艺术创造才能。海州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的脐部,东临大海,西接中原,北依齐鲁,南扼江淮。它既是我国南北自然气候的分水岭,也是南北文化辐射的交汇处,又是古代淮盐的集散地和商贾辐辏的贸易港口,加上历史上中原和苏南多次大批民众迁徙来此,……诸多因素,对海州地区的生产方式、经济规模、文化及至方言、民风习俗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构成海州童谣口头文学文化空间的重要文化要素。海州童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游戏类、劳动类、仪式类、生活类等,也可细分为摇篮曲(催眠曲)、数数歌、问答歌、游戏歌、连锁调、绕口令、颠倒歌、时序歌、喜话歌等等。海州童谣有些有明显的教诲意义,对儿童能够起到增长知识、启发智慧、开拓想象、培养品德、陶冶情趣等作用,也有不少伴随游戏趁韵而作的,含意不多,重在音节和谐,起到统一游戏,步调一致的作用。

先人们创造的口头作品,从前只是在村野街巷口耳相传,不曾见诸方字。一些志书偶有记载,也是只鳞片爪,语焉不详,难见完整的风貌。后来曾有文人作些采撷写出篇章,但为数寥寥,仅见寸草不见繁花。大量的民文“市宝”则长期无人关注,任其流损乃至散失。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我市一些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出一批作品,但很不完全。海州童谣口头文化遗产传承濒临危机,传承乏人。因此,申报这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的在于能够对该项目以全方位的保护。

上一篇:【民间文学】海州方言(连云港市)

下一篇:【民俗】苗族四月八(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