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及周边好多人家都有一种祖传的,用柞榛、榉木、红木等材料做的,大家都叫拐儿桌子的家具,当然还有拐儿椅子,拐儿茶几等等,统称拐儿家具。

雍正二年以前,南通属扬州府管辖,地处江北,交通闭塞,外来木材进不来。当时我们的木匠前辈很聪明,他们发现南通地区生长的一种叫“柞榛”的树,材质纹理与紫檀相近,非常适合打家具,后来南通老百姓也非常喜欢用柞榛树做家具。但是柞榛树十柞九空,很难取到大料,惜木如金的木匠老前辈,就巧妙的利用小料,采用榫卯结构,割角拼接的手法,在家具下方创造出结构合理,线条流畅,内圆外方,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拐儿横档。

拐儿横档成弓形,弓背朝上。这种拐儿横档既能减轻家具上方货物的压力,又能起到支撑稳固作用。弓档两边用一根根小料卯榫结构连接,形成对称的“拐儿纹”。“拐儿纹”纹饰简洁大方,古朴美观,所以家境少许富足的人家都会收藏保留。这种有别于苏式,广式,京式家具横档的“拐儿纹”,成为通作家具的特殊标记。

后人还有将这些原本作下托的拐儿,创造性地搬到了家具上方,成为床榻的边框栏杆,既实用又美观。因此拐儿纹结构,已成为通作传统家具中不能随意减弱的一个必然特色。正如大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所说:拐儿纹家具出在南通,苏北最好的家具在南通。

 

上一篇:【民俗】绥宁县苗族“四•八”姑娘节(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技艺】怀仁陶瓷制作技艺(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