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跳财神(南通市)
2018-05-03 14:47
《跳财神》是祭祀性的民间舞蹈,流传在通州市境内。
传说中的财神赵公明,管辖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因被剜除去双目,不会用“势利眼”看人,分配财富最为公平。因此,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财神赵公明成为人们渴望摆脱贫困境地的精神寄托。古时通州境内一些较大规模的庙宇中都供有财神。农历四月初四的财神庙会,是民间庙会活动中最热闹的庙会之一。民间舞蹈《跳财神》最初正是脱胎于当地的“财神庙会”。
早在光绪年间,通州境内便有《跳财神》舞蹈活动,舞蹈组合为仙官三人,财神赵公明居中,招财使者陈九公居左,利市仙官姚少司居右,司锣一人,挑夫一人。表演时不唱,也不跳,先由利市仙官言说好听吉利的话,后由招财使者行招宝仪式,名为“跳文财神”;“跳武财神”即由招财使者摆四方步作对天“招财”动作,后由利市仙官以空翻、劈叉、毽子等高难动作以表“利市”能耐;最后为大财神从挑夫担中取出“元宝”,再手捧“元宝”敬献主人,其间配以锣鼓。
民国初,《跳财神》逐步向娱人方面发展,人员减少为二、三人:一名财神、一名司锣、一名挑夫(有时司锣兼作挑夫),财神也起了变化,集赵公明、陈九公以及利市仙官姚少司之形象于一身,戴财神面具,左手托聚宝盆,右手增加一拂尘,并增加表现招财引宝的走步、跳跃动作。即现在常见的“文财神、武财神”的合二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