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提线木偶制作技艺(南通市)
2018-05-03 14:46
据如皋县志记载,当地的木偶戏活动始于清代咸丰年间。而当时如东系如皋县的东乡,老艺人们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二十世纪40年代),如东就有10多个木偶班子,最知名的就是颜家班。如东的颜家班外祖以上五代,都是唱木偶戏的。张志发的母亲和义父都是颜家班的演员,于是张志发从小便跟着母亲在如东颜家班学艺,操作木偶。义父张宏年见他聪明好学,便教他边演边制作提线木偶。1956年2月,如东县文化主管部门将颜氏提线木偶和曹、张、王三家杖头木偶班合并组建成如东县木偶京剧团。此间,张志发一直担任剧团的木偶制作兼表演。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张志发间或为各地木偶演出团体制作提线木偶。1993年,受上海市木偶剧团特约,为其制作了吹唢呐、唱歌、溜冰的3个提线角色木偶,演出效果极佳。2003年,苏州市吴江的七都镇,为开辟旅游资源,增设木偶表演项目,张志发为该镇制作《红娘》、《狮子舞》、《闹元宵》3个节目的提线木偶,并前去指导操作表演。张志发制作的木偶具有“轻真美”的特点,“轻”指木偶整个重量轻盈,便于操作;“真”指木偶角色形象逼真;“美”指木偶的头部、脸部、手足、服装、道具等制作精美亮丽。
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的提线木偶戏,其传承具有历史、艺术、娱乐等方面的价值。一是历史价值,如东提线木偶戏历史悠久,它以其独特技艺和精彩演出,成为一般民众、乃至文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成为创造地域特色文化,塑造地域人文品格,构成本地民众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内容的有机部分。 二是艺术价值,提线木偶及器具制作精巧,惟妙惟肖。生动逼真的木偶塑造、操纵自如的提线技巧、奇特传神的表演技艺,彰显了木偶戏宝贵的艺术价值与顽强的艺术生命力。三是娱乐价值,如东提线木偶戏演出场地自由,可以随时深入农村、学校、舞台、广场等地演出,受众范围大大提高。木偶戏中所表现的积极内涵,不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素质,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添上精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