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干面饼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手艺和工序一直流传至今,是榆社人最喜欢吃的小吃,是老百姓重要的“干粮”,还是一些重要场合不能缺少的主食,也是当地人馈赠宾朋好友的特色礼物。榆社干面饼最初在清朝顺治年间就闻名遐迩,它具有口香味美,色泽清白微黄,外脆里香,不易上火的特点。

榆社干面饼在制作时不加任何调料,也不需用油炸,而是用晋中民间制作饼类食物的炊具鏊子烧烙而成。看着色黄,闻着味香,吃到嘴里更是柔软可口,酥香味美。经过多次改良后,榆社干面的制作工艺和工序传播到了与榆社相邻的武乡、左权等地,改良后的干面饼内添加了辅料,口味甜咸不一。

传统做法的干面饼现在只有榆社还保留着,制作榆社干面饼的原料有精面粉、碱面、菜籽油、盐、花椒粉等。先将干面粉放入盆内,兑入清水(春热、夏凉、秋温、冬开),碱面用开水溶化倒入面盆里,揉和成水面团后,再把干面粉掺入水面团中,搋扎光滑饧之。然后再把菜籽油、精盐、花椒粉放入一个小盘内搅拌均匀即成调味馅。将饧好的水面团分成块,先取一块揉成长条,揪十个面剂做一炉。取一个剂子摁扁,揪一块面球蘸上调味馅,包入饼子里,用杆面杖擀成圆饼形,放到不加油的鏊子上,两面烙成淡黄色后,放到铛里烤熟取出即成。


上一篇:【传统技艺】阳江风筝(阳江市)传承人:梁玉泉

下一篇:【民间文学】柳下惠传说(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