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平遥传统石刻技艺(晋中市)
2018-05-02 14:48
平遥境内石刻遗存丰富,散存各地碑碣数以千计,刻石时间从北魏到民国期间,历代皆有,佛像、墓志铭、各种造型和碑碣,内容种类繁多,碑铭文笔、书体、雕刻技艺多有上乘之作,其历史、文献、书法、石刻艺术,价值巨大,弥足珍贵。从材料看,唐代之前多为红砂石材,之后普遍使用青石材,史学界誉为“会说话的石头”。
平遥从事石刻工艺者,明、清之际有小城村成氏家族。经考察遗存碑碣,从明朝隆庆五年至清末,成家十余代人,一脉传承三百余年。上世纪初东泉村人王芝让曾拜其后人学艺,传其次子王尊奎,解放后一度中断,王尊奎参加铁路建设,开山石、打料石,后返村做石碾、石磨、碌碡等,健生书艺石雕厂即受其传授指导,延续至今。期间不乏寻访名碑古迹,与古人对话,钻研技法、书法,充实传承体系,技艺内涵。
健生书艺石雕厂开办至今二十余年,承担了古城内外不少景点、寺庙的碑铭书写、雕刻,不少机关、企业、学校、园林、宾馆、小区的照壁、景观石书法雕刻,居民门门匾不下数百件,并应邀为山大师院、太原成成中学、介休、灵石、汾阳等地书写雕刻。
大型雕刻工程有:平遥文庙九龙壁咏龙诗(40平方米)行草书雕刻、大戏堂巨石巨书造型设计雕刻、按装,超山书院独占鳌头雕刻,大成殿曲水流觞工程设计雕刻按装,孔子雕像“一以贯之”匾联书写雕刻,文赋书写雕刻,二郎庙老子道德经五千言书写雕刻,慈云寺所有碑刻,及关圣帝灵签九千言书写雕刻,晋商先贤李宏龄纪念碑,抗日县长薛佑之纪念碑,平遥烈士陵园,尹回水库百米石栏雕刻,平遥申遗成功十周年纪念碑之造型设计雕刻按装,园林草坪石艺雕刻安装,承担了文庙、帝尧庙古残碑多通的修复工作,并将早佚之平遥古名碑,傅山先生撰文书丹之惠济桥碑,访到原拓片,手工精雕完成。2013年政府批文于惠济桥畔安放。
书法与石刻至关重要,经营者幼承家学,主攻颜书,其传统、规范、质朴、颇具功力的书法雕刻作品,形成了独特的一道风景线,榜书稳健大气,楷书规整肃穆,雕刻不失古意,得到我县领导及文化、文物、书法界一致好评,为发掘古城历史文化内涵及平遥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随着电脑的普及,电动工具的运用,使书法艺术和手工雕刻工艺逐渐退出市场,但也因此将传统的书法艺术和手工雕刻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而古老的手工雕刻之神韵是现代科技永远难以取代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