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彭涓(1933-2008),顺庆区双桥镇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灯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家,曾任南充市川剧团副团长,出版有《彭涓音乐作品选》。
  彭涓自幼天资聪颖,酷爱音乐,从七八岁起就开始学拉二胡、吹笛子和洞萧,还爱唱歌。上世纪50年代初考入川北解放剧艺社(即以后的南充市川剧团)后,担任作曲、指挥。从此开始了与川剧、川北灯戏兴衰与共的戏曲人生。
  上世纪80年代初,南充地区宣传文化部门为了抢救濒临灭绝的川北灯戏,组织专业队伍分别到苍溪、阆中、南部、仪陇等县收集川北灯戏剧本、音乐和表演程式,还组织汇演与调演。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彭涓受命将主要精力放到了对川北灯戏的研究和音乐创作上。
  1987年,川北灯戏应邀进京演出,彭涓创作的《幺妹嫁给谁》、《献鸡》、《郑板桥买缸》饮誉京华,并进中南海作专场汇报演出。1989年,川北灯戏又代表四川省戏曲赴上海文化交流献演,获得“淳朴的天籁,远古的遗风,戏曲的渊源”赞誉。《办移交》、《拜师》等彭涓原创作品获得众多奖项。
  2008年6月下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命名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为数不多传承人名单中,南充音乐人彭涓在列。
  在我省音乐界,彭涓被人们冠以知名音乐家头衔,他编导、撰写、创作的200多部戏曲、300多篇论文以及100多首歌曲,成就了他在南充音乐界无可非议的地位。然而,他最为耀眼的,则是对川北灯戏曲牌的发掘。
  彭涓在南充深入民间发掘并收集整理出一大批川北灯戏曲牌。“没有彭老的努力,就没有这些年来川北灯戏优秀剧目的问世,更谈不上川北灯戏问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川剧团团长徐少岳说。
  川北灯戏曲牌的发掘、收集和整理,耗费了彭涓大量的心血。《川北灯戏音乐简述》、《川北灯戏的梁山调》、《川北灯戏及其音乐》、《川北灯戏不同于川剧的灯戏》、《川北灯戏—— 一个独立的剧种》、《论川北灯戏曲牌(胖筒筒)的结构程式及其演变》等,构成他对川北灯戏的认识体系。
  2007年,省委宣传部向国内外推荐10个剧目的川北灯戏中,就有彭涓作曲的《郑板桥买缸》、《幺妹嫁给谁》、《嫁妈》、《闹隍会》、《开门灯》等,而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2007年拍摄的川北灯戏专题片,有6个剧目的作曲都由彭涓捉刀。

上一篇:【重庆·传统戏剧】梁山灯戏(国家级)传承人:阙太纯

下一篇:【四川·传统戏剧】川北灯戏(国家级)传承人: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