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是一种民间漆器髹饰传统技艺。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漆器制作工艺已达到了极高水平。许多文物考古专家都以为制作技艺已经失传,事实上,2000多年来,这一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沙地区不断传承;近40年来,荆州地区楚墓中漆器陆续出土,到现在已超过五千余件,人们惊讶地发现,出土文物中二千多年以前的"捧盒"、"茶盘"、"茶食盒"等,居然与建国初期本地人生活所用的物件完全一样。

提起漆器,荆州市民都不会陌生,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在不少楚墓的发掘中都会看到漆器的身影,历经千年,仍然保持富丽光彩。这些漆器的颜色能够经久不衰,与其所使用的漆有着紧密联系,楚式漆器技艺的魅力可见一斑。漆器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荆州与楚式漆器技艺渊源深厚。 荆州从古至今都是江汉平原的经济和文化重镇,南临浩浩长江,北有悠悠汉水,西靠三峡崇岭,东接百里洞庭。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优质树木生长,春秋战国时代盛产金丝楠木,多植漆树,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荆州城内仍种植有大片漆树。长江中游的荆江段曾多有沙金,"荆州府枝江·江陵·赤湖城皆商人淘采之地"(《荆州府志·物产》)。丰富的物产,为楚式漆器的成就提供了就地取材的条件。

荆州市群艺馆的专家经过考证发现,秦汉以后镇墓兽之类的漆器已经罕见,但鼓架类的挑鼓架、背鼓架、艺术品类的座挂屏、摆件和"金漆盆盘"等著名实用工艺品,则一直兴盛至清末和民国年间。元末生产的"金漆盆盘"和明代生产的"朱漆盒"曾闻名全国,晚清生产的成套髹漆木雕"十殿阎君"、"八仙过海"、"大闹天宫"还曾远销到南洋群岛、美国、日本和印度。宣统元年,沙市金漆盆盘还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27年第23卷第7号《东方杂志》在《沙市》一文中还记载了"沙市多漆工……,大宗盆桶等木器加以油漆,平匀光洁,咸称佳品,故漆器为沙市特产一大宗也。"在日军侵占沙市以后,由于经济萧条,"金漆盆盘"生产逐渐消失。直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荆州地区出土了大量精美漆器,为适应市场需要,在荆沙地区又开始出现了以仿制楚漆器为主的制作漆器的小作坊。



上一篇:【传统技艺】装裱修复技艺(周口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毛笔制作技艺(周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