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平遥木雕神像(晋中市)
2018-05-02 11:19
平遥木雕神像
五代之后,传统的石雕工艺品渐次少见,木雕工艺代之而兴起。木材的可塑性和表现力远远优于石料,木雕艺术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木雕艺人也在宗教造像中展示了才华。本县古庙中,原供木雕偶像者并不少见,后期收为馆藏文物的佳作已成为稀世珍品。
五岳神像
宋元时代作品。坐像,通高近2米,正襟危坐,面相耿直,身材比例适中,一身帝王装束。造像纹路清晰,刀法洗炼。
四渎神像
宋元时代作品。坐像,通高1.5米左右,仪表堂堂,神态严然。身材比例与早期造像略同。
弟子立像
宋元时代作品。像高1.3米--1.42米,身材清秀,衣纹简炼,姿态拘谨,表情虔诚。
伺香童子像
宋元时代作品。站姿,高1.25米--1.5米。造像线条流畅,衣纹简炼,神态温静,微露稚气。
武士坐像
明代作品。高1.88米,身躯魁梧,挺胸昂首,目光炯炯,威风凛然。
武士立像
明代作品。高1.9米,造型威武,大有“力拔山兮气盖势”的感觉。
送子娘娘像
明代作品。坐式,像高1.75米。怀抱婴儿,神志泰然,装束华贵而表情慈祥。
应用木雕艺术最为普遍的是建筑领域和日常器具。在平遥古城,明清时代遗留于建筑构件上的木雕工艺品和具有雕刻工艺的木制家俱,至今随处可见。如今,邑地木雕艺人仍然层出不穷。1992年,在市楼修葺工程中,楼下额枋之上的木制高浮雕人物,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取代了原来残损了的泥塑。此作品竟出自木雕艺人的新秀--西刘家庄梁卫国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