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雾酒疗法(晋中市)
2018-05-02 10:18
山村发迹的“良医仁术”
2011年1月,“雾酒疗法”项目被正式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保护名录,此治疗方法的运用最早是在山西晋中和顺一带,由传承人侯玉祯曾祖父侯有亮发明于清朝宣统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后慢慢发展到榆次、太原等地。这种在民间流传久远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对各种骨伤及疑难杂症具有独特疗效,经过几代人在实践中的不断努力,现已日臻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法。
侯玉祯为第三代传承人。早年,偏远地区的百姓缺医少药,更没有什么正规的医院可以医治,有病只能求助这些民间的赤脚医生,慢慢地,这种不用任何药物、不伤害病人,无痛苦、愈后不留任何后遗症的治疗方法,在后人的口口相传下,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多法合一 助力自愈
雾酒疗法是综合运用了“喷酒、雾化、罐化、哈气、导引”等手段的一种治疗方法,将几种治疗方式有效结合,并通过此法刺激患者病部或穴位处的肌肤毛孔,加速体内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愈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代表性传承人侯玉祯40余年来共接待病患上万例,治愈率达90%以上,许多在省、市权威医院宣告不治的病人在此获得了新生。
中医讲“天人合一”,空气和水都有自净的能力,而我们植树造林只是协助被污染的空气和水源等加速它的自净,同样的道理,我们身体里从出生起就有一位神奇的随身医生,那就是人体的自愈能力。求医用药是治疗很多疾病的必要手段,不过这也是为自愈力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和争取时间,病体的痊愈归根结底是靠人体的自愈力。人体里庞大的自愈系统是与循环系统、应激系统、免疫系统,骨髓造血干细胞技能等相关联的。根据德国健康期刊《生机》报道,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自身有能力将60%~70%的不适和疾病自愈,而中医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常注重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倡导有病先调理,优先使用副作用小的针灸、砭石、按摩等方法,实在不行,再用少量的药物辅助治疗。其实,医疗的谜底并不是纠正人体的错误,中止病痛症状,而是协助人体完成它应有的功能。雾酒疗法的根本原理就是激发人体的自愈系统,通过治疗加速人体自我修复的功能,而不开刀、不使用抗生素等方法更是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和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行医不用药 就诊无须忍痛
雾酒疗法是将白酒噙在口中,运用祖传的导引功法将白酒喷至病患处,作用于患者病灶或经络穴位处,以刺激病患部位的皮肤毛孔、加速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主要特点是一不开刀、二不牵引、三不上夹板、四不固定、五不扎针、六不服药。病人无任何痛苦和副作用,只运用喷雾、拔罐、导引就可止疼、止血。此方法除对一般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有着操作简单、见效快、愈后不留后遗症的特点外,对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神经痛等疑难杂症也都有着独特的疗效。
作为流传在华北地区民间医术的有力代表,“雾酒疗法”这朵祖传医术奇葩,是医学前辈留给后人的一笔无形资产。21世纪,社会老龄化趋势明显,很多骨伤病人深受疼痛困扰,当中不少又是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人,不适合手术治疗,而运用雾酒疗法,在解除病患身体疼痛之余,也为国家节省了一定的医疗资源,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是造福人民的大好事。
倾心做好“接力活”
传承技术乏人乏术,雾酒疗法传承至第四代——胡楠(侯玉祯儿媳)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此疗法有着特殊的治疗方法和技艺,继承者既要有一定的专业医学知识,还需有相当的悟性。如今,第三代传承人侯玉祯年近花甲依然在独自行医,没有举办传授讲习,传承弟子寥寥,如无法及早培养后人,“雾酒疗法”这一传奇医术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失传。
为了更好地传承并守护“雾酒疗法”这一医学瑰宝,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侯玉祯每年都会投资一定费用在购买学习资料、参加医学培训班和外出上门为患者治疗等方面。目前,侯玉祯本人正着手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统计回访病患,详细记载患者病例,以作为今后治疗的科学依据。此外,筹集资金建立固定的治疗环境,利用师传徒的方式选定传承人做好传承工作,研究并扩大雾酒疗法对各种疑难杂症的广泛治疗范围等计划与举措,也已逐步展开并陆续实施。这一独特的祖传医术,也在不断的守护与创新之下,得到了晋中乃至太原周边地区骨伤病患的认可,对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病症的治疗效果尤其显著。上门求医者络绎不绝,不仅解除了广大患者疾病缠身的痛苦,挽救了许多因病致穷、因病而致婚姻濒临破裂的家庭,同时也成了民众心里最接地气的民间医术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