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泰传统透气枕创于清朝鼎盛时期的票号当中,当时的票号生意繁忙,供职于日升昌票号的柜台先生郭缙德常年忙忙碌碌,只有得空时才能在长条椅上躺息片刻,其夫人柴氏缝纫手艺精巧,得知情况后,记在心上,便为他精心缝制出了小巧、通风透气的六孔枕,郭缙德当时感到很是舒服,连夸夫人好手艺,并让夫人再做六孔枕赠与了掌柜与东家。之后,夫人柴氏把这手艺教给了几个子女,因手工缝制,做工麻烦,富家子女并不愿干活,加之枕头乃是卧室寝品,所以并未广泛传播,可是富人商家中的亲戚及女佣等却将此枕制法学到手,并且零星的传播下去了。

工序——裁剪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满清王室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亲贵大臣等一行人马匆匆南逃,于农历闰八月十二日,从徐沟浩浩荡荡直趋平遥。在品尝了平遥特色食品,美酒后,准备就寝.但是出宫在外,一路颠簸跋涉.加之当时内忧外患,慈禧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在外侍候的平遥官吏急忙献上了当时平遥特有的"六合枕",使得慈禧安然入睡.次日,慈禧顿感神旷心怡,便问此枕为何叫"六合",得知"六合"乃指枕上有六个孔,而且各孔互通,代表了上下.东西.南北,寓意天下太平祥和.慈禧听后,感概万分,脱口说道,"祈愿早日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于是赐名为"泰",从此,"六合泰"枕便传了下来!但是,由于慈禧的专政,卖国求荣,国家及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所以六合枕也没有真正流传下来。只有平遥的一些富商,地主家却保留下来,留作私用。

工序——缝制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对睡眠枕头有了新的要求,六合泰枕头充分发挥了它的特点,让人的睡眠有了更好的依靠,感觉很舒服,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不仅在山西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且还销往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广东、福建,湖南,辽宁,内蒙古等地,团购次数也不断增多,在辽宁,北京,石家庄等地设立了销售点。

2003年时,《旅游时代》杂志首次介绍了,“六合泰”枕头,2004年,加拿大电视台对产品进行了专题拍摄,《城市漫步中国英文版》杂志登载了产品,2005年,《旅游消费指南》刊登了“六合泰”枕头,2008年,正式申请成功国家专利产品,2008年,参加了广州市举办的亚太电视博览会,黄河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做了专题宣传报道。

六合泰枕头,有好几种叫法,初叫六孔枕、因枕上有孔,也叫孔夫子枕,因外侧形像古钱币,也叫钱币枕。因不影响听觉,也叫偷听枕,军事枕。枕上有六个孔,且各孔相通。六孔象征天、地、东、南、西、北,寓意着当时票号界追求的最高境界:融会贯通,汇通天下。

六合泰透气枕除了形状特殊之外,用料也特别讲究,面料柔软服贴,枕芯中分装茶叶、荞麦壳、蚕沙等清热安神的中草药。不压耳朵,不聚汗,凝神静气,特别适合老人和脑力劳动者使用,抛去其中的科学原理不谈,枕上去舒服就足够了。


上一篇:【传统技艺】寿阳马家老醋工艺(晋中市)

下一篇:【民间音乐】贾集唢呐(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