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弓酒酿造历史悠久。商代葛伯国(今宁陵县)城西南约三十里一村寨,有勇士张弓,忠勇侠义,时逢战乱,主动戌边。家中新婚妻子忠贞贤惠,因惦念夫君,逢饭时盛一碗,置于在桌上,以示眷念。时后,不忍弃,置于瓮,时久,积攒一大瓮。张弓抗敌得胜,荣归故里,夫妻团圆,妻述离别相思之苦,张弓视瓮中饭食,被妻厚意所感,示尝瓮中食。妻下厨蒸煮,笼里流水,散浓郁香味,张弓尝之,甘爽清冽,醇香可口。近邻得以尝之,均称美物,后如法炮制,地方官吏以珍稀贡品进贡商王,商王赐名“张弓酒”,赐该村为“张弓村”。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汉朝为新朝,并欲灭绝汉室。高祖七世孙刘秀被王莽追杀,逃至张弓镇,于张弓镇北“二柏担一孔”桥下藏身避险。刘秀脱险后,沽张弓酒庆幸抒怀,饮酒赋诗曰:“香远兮随风,酒仙兮镇中;佳酿兮解忧,壮志兮填胸”。刘秀酒后策马东行三十里至落虎桥,酒力泛胸,余香盈口,不禁勒马回望张弓镇,连赞好酒,乘兴吟诗曰:“勒马回头望张弓,喜谢酒仙饯吾行,如梦翔云三十里,浓香酒味阵阵冲”。刘秀称帝后,封张弓酒为宫廷御酒,其藏身脱险的小桥赐名为“卧龙桥”,其勒马回头处建起了“勒马镇”。张弓酒自此名声更盛,流传至今。

  从宁陵丁固堆遗址发掘出的陶片、酒器可以看出,张弓酿酒的历史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后经汉、明、清等时代更迭,张弓酿酒由过去的浊醪(发酵酒)逐渐演变为烧酒(蒸馏酒)。至清末和民国时期,张弓酿酒业渐趋衰落。解放前夕,全县酿酒作坊尚有30多家,主要集中在张弓镇的周围。新中国成立后,宁陵县人民政府在张弓镇曹家糟坊和张家酒号的基础上,于1957年建立了地方国营宁陵县张弓酒厂,仍一直保留了传统张弓酒的酿造工艺。

  宁陵县自古就盛产谷、黍、蜀秫等适于酿酒的农作物,张弓镇(旧称张弓集)自古以来既为水陆两栖码头,又是豫东著名的货物集散地。张弓酒酿造区域主要分布在宁陵县张弓镇周围50公里内,这里地处豫东平原,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酿酒资源和条件得天独厚。

  1974年,张弓酒厂应用低温冷冻技术率先研制成功38度张弓酒,引起了中国整个白酒行业的轰动,各厂家纷纷效防。1989年,在国家白酒评比中,张弓酒有10多个低度白酒被评为国优产品。本世纪初,宁陵县组织学者收集已发表的“张弓酒酿制法”各种版本、学术论文及其相关资料,出版了一套“张弓酒文化丛书”。2007年张弓酒厂与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在张弓酒故乡联合主办召开了“中国低度白酒高峰论坛会”,国内外学者共同研讨张弓酒酿制技艺。“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经相声大师演绎而响遍大江南北。一直以来,“张、宝、林”是中原名酒的代表,张弓酒更是位居首位。


上一篇:【传统医药】吴氏疔疗(苏州市)

下一篇:【民间舞蹈】甘南州锅庄舞(甘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