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古砖瓦制作技艺(苏州市)
2018-04-27 11:53
依傍着阳澄湖,相城区自古以来,与砖瓦有着特殊的缘分。金砖铺进故宫,古砖瓦修缮城墙,除取材上乘,为阳澄湖澄泥之外,遵循古法,浑然天成的制作技艺也是一绝。
一块砖“修炼”两年才出炉
在太平街道旺巷村,曲径通幽处的邢店,距离阳澄湖不远。顺着小径驶入,只见耸立着几只土窑,生生不息。苏州宫辉古建砖瓦厂就在路的尽头。
走进这里才知砖瓦的门道颇深,砖瓦虽然只有二字,但品种却有七八十种。砖瓦厂负责人杨阿六,也是古砖瓦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人。据他介绍,砖的烧制,一种使用机器,另一种是纯人工。纯人工最为费时费事,但技艺却细入肌理。
第一步取泥,选的是黏土中的黄土,把选好的土坯,放在池子里晒干,经过一整个冬天的风化成小粒子,然后再倒入三个高低错落的池子里浸透,人工搅拌成泥浆,随着池子的高低层层下放过滤。待泥浆成为粉末状,接着再晾干。而这一年工作,仅走了整个流程的一半。接下来的一年时间,经过人工塑形、晾干,拉成泥坯后进窑烧制两个月,方能出炉。杨阿六把这种砖称之为精致金砖,工艺繁复、产量低。
瓦片的制作,则相对简单一些。取泥浇水后,用脚踩踏直至成糊,随后用铁杵拌,直至不携颗粒,没有杂质。沥干后,泥巴堆成一个方正的泥墩,用钢丝勾边成长度统一的泥片,待晾在泥床上晾干后,遮上草帘子,然后推进窑内烧制。整个过程历时3个月。
考虑到无法量产,近年,工厂也引入了现代化机器替代部分人工步骤。比如,用机器拌泥,机器在做坯的过程中,本身散发热量,已经起到一定的烘干作用,晾干所需的时间,相对少一些。
烧砖全凭眼力把握火候
在宫辉的砖瓦厂里,有8座大窑,倒陀螺形。类似城墙所用的城砖规格普遍为400×200×100(单位为毫米),一个大窑里,大约能烧12000块砖。
坯子送进窑里,可不是简单地用火烧,每一个时间段的火候,都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