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毕华玉,毕摩第6代传人,属于毕摩调演唱法。现为石林县民宗局文史研究室聘请为研究人员。他尤其精通彝文,他曾参与编写了《彝汉词典》。

从小父亲就要让他传承自己的衣钵,但他不想和父亲一样做一个毕摩,于是,初中毕业后,21岁的毕华玉去西藏,7年后,他回到家乡在烟站收烟叶。在他34岁时,按照家族传统,他还是正式继承父业做了毕摩,系统地学习《阿诗玛》的演唱,但小时候毕华玉对父亲的演唱就已经有很深刻的印象,他也能全部唱下来。

毕华玉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石林彝族文化,包括毕摩祭祀、经书、历史文献、艺术文化,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还精通彝文,这样的人才在石林并不多,他是在当地年轻一代的毕摩中最出名的一个。毕华玉和他的祖父辈不同的是,他一直在努力把祖父辈口传的毕摩文化用彝族的文字记录下来,包括《阿诗玛》。

为了传承《阿诗玛》文化,每年石林县民委开办民族文化传承人培训班,他都要去上课,教他们彝族的文字,规范用法,同时也传授毕摩文化,民俗礼仪等。


上一篇:【新疆·民间文学】格萨(斯)尔(国家级)传承人:吕日甫

下一篇:【云南·民间文学】阿诗玛(国家级)传承人:王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