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梅山剪纸(湖南省)
2018-04-27 09:15
2012年“梅山剪纸”成为湖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梅山剪纸是以梅山文化为底蕴的在益阳安化地区流行的民间剪纸艺术的总称。
“梅山剪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传统生活中它主要表现在:祭祀活动、婚礼庆典、重大节日、寿诞 、生育 、鞋花样、生活装饰、生活娱乐这些方面,梅山剪纸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是当地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梅山剪纸形式多样,表达内容丰富。
主要包括梅山祭祀剪纸,如花屋、桃符、纸幡、相衣等;
( 相衣剪纸,人物从左至右:周公、关公、赵公元帅、轩辕、张五郎)
节庆和生活剪纸,如正月门笺、鸡蛋花、窗花、鞋底花等;
( 鸡蛋花)
娱乐剪纸,如影子戏、风筝等。
( 皮影戏剪纸)
梅山剪纸主要有剪花、凿花两种形式。
传统剪纸剪花使用普通的剪刀作工具、土造的单面红纸作材料,图案大方、美观、朴实。
锉花则别具一格,它由香樟木墩作垫板,铁匠打制的锉刀为工具,是我国早期的、原始的刻纸形式。
现代梅山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剪纸艺人向亮晶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了立体剪纸。
(立体剪纸:十二生肖)
梅山剪纸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征,是梅山民俗活动中最亮丽的色彩。传统梅山剪纸随着文化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逐渐被淡化,有的随着民俗活动的消失已经消失,在现有的民俗活动中大部分已经被机械制品所替代,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梅山剪纸已经走出安化、走出益阳、走出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