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糖豆角传统制作工艺(运城市)
2018-04-26 11:15
纯手工面点美食 ——泓芝驿糖豆角
形似豆角,
蜡黄透亮,
内灌糖浆,
甘甜无比。
据记载,糖豆角作为民间小吃,早在秦时就出现了,发展到明清,逐渐流行起来。泓芝驿镇盛产糖豆角,自古有名。
杜彦兵、原军霞夫妇是糖豆角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级传承人,在泓芝驿,像他们这样家庭作坊式生产糖豆角的有三户人家。
杜彦兵从事糖豆角制作已经二十多年了。
说起与糖豆角的故事,还要从他初中毕业那年开始。
念完初中,杜彦兵就踏入了社会。“起初,我跟别人在外地打饼子,几个月后,在绛县做点心生意的堂哥杜征兵需要人手,我就去帮忙了。”他说,“从小就吃糖豆角长大的,但真正了解糖豆角,是从堂哥那里。”
给堂哥帮完忙,杜彦兵就回到家,决定制作糖豆角糊口。“那时,糖豆角不光在泓芝驿卖得很火爆,看着别人做起来很容易,我就自己在家研究。”他说,“可是,总是不成功。”为此,他还专门拜师学艺。
“老廉是当时泓芝驿比较有名的传承人,但我没有机会跟他学,而是向老廉的师傅和徒弟求教。”杜彦兵说,“其实糖豆角没啥技巧,完全是纯手工打造的,熟能生巧。”现在说起糖豆角的制作过程——从和面、擀片、扣胚到油炸、灌糖、裹面,他是成竹在胸。
糖豆角是年节礼品,需求比较大的时候是每年阴历十月到过年,那几个月根本就没有时间休息,每天三五百斤的出货,雇人、熬夜是常有的事儿。一过年要的人就少了,一般不上百斤是无法开工的。
“原来,学习糖豆角确实是为了生计,而如今,作为一门手艺,不能断在我的手上,这是一种责任。”杜彦兵表示,为了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只要有人学,他可以手把手地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