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南阳古乐(南阳市)
2018-04-25 16:18
南阳古乐团成员平均年龄55岁,大多是古乐器的传承人以及古乐喜好者,他们使用的也大多是古乐器,如蛤蟆嗡、洞箫、古琴等,演奏的都是一些濒临失传的南阳民间古乐。
宛城区文化馆馆长吴长付说,南阳古乐的历史可溯源至春秋、汉代。《南阳汉画像石》共收录汉画石像297幅,“舞乐百戏”类就占27幅之多,这足以说明当时南阳民间音乐文化极其兴盛。受楚汉文化的影响,南阳在明代又有过“唐府神乐”的辉煌时期。“唐府神乐”主要研究、演出民间音乐、宫廷音乐、道观和佛教音乐以及历代名曲,是一个规模庞大、高才乐师云集的机构,当时不仅多次晋京演出,还赢得了南阳城乡百姓的广泛认同。“唐府神乐”促成和造就了扎实的南阳民间音乐文化根基。但随着朝代的更迭,记载中所用的乐器及相当数量的曲目已遗失或淹没于民间。
经过多年筹备,2006年5月17日,以高波群为首的30多位南阳古乐爱好者走到了一起,成立了南阳古乐团。乐团成员中有洞箫传人尹思恭的儿子尹恒福、古筝大师曹荣福的关门弟子高音等优秀艺人。乐团中的白守亮老师献出了他珍藏30多年的三弦孤本。
古乐团不仅演出,还对南阳古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并制作了一批失传的古乐器。蛤蟆嗡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南阳古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