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河县源潭镇流传着这样一幅对联:“看辣椒听二簧品源潭酒醉倒四方百姓,舞背装捏泥人敲花家什名扬八面宾朋”。对联里提到的“辣椒”是该镇的支柱产业,“二簧”是在这里流行的一个剧种,源潭盛产美酒,“背装”已被确定为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和花家什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正是源潭人民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唐河县源潭镇位于唐河县城北13公里处,南阳盆地东陲。总面积181.4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82112人。耕地15万多亩。紧邻国道312线、沪陕高速和宁西铁路,豫240线、鲁姚路和桐少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唐河、泌阳河、桐河在此交汇,土地肥沃,物阜人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发达,小辣椒产业已成为该镇的一个品牌,被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中原最大的辣椒交易中心---源潭辣椒城被命名为国家级“定点市场”。
   源潭镇历史悠久,建自明朝,名为青龙镇,兴于清代,盛在民国,是宛东名镇。清与民国时期源潭依其得天独厚之水路优势,发展航运,经济活跃,工商业得以振兴。将粮食、棉花、油品、卷烟、酒及土特产品由水路运至老河口、襄樊、武汉等地,尔后逆流而上将武汉等地的工业品运抵境内、赊店(今社旗)、方城、鼎盛时唐河源潭码头帆船达千余只,舶数里。商品贸易促进了工农业发展,纺织、酿酒、卷烟、竹编及油口业兴旺发达。抗日战争时期,源潭地处沟通前后方的重要位置,粮食、土布、食盐交易较为活跃。全镇有卷烟厂72家,年产卷烟2万多箱;酒厂二十多家,工商业一派繁荣景象。唐河县政府一度迁此。1947-1948年唐河(北)县爱国民主政府设此。现存的陕西会馆见证了源潭的辉煌,百年白果树经历了历史的沧桑。
   近年来,源潭镇全面探索民间文化的发展之路,成立了民间文艺协会,组织编制完成了民间文化的发展规划,并广泛开展“村村有精品、处处有亮点”文化品牌建设,通过文化建设促进富裕和谐新农村的发展。

上一篇:【传统舞蹈】赛乃姆(库车赛乃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 国家级)

下一篇:【民间音乐】道教音乐(南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