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平整的柏油路劈开道道山梁,直通淅川县城。县城入口处,一尊高大的石像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石像长髯飘飘,俊逸闲散。当地朋友介绍说,这是范蠡的像,这里是淅川县的范蠡公园。按照有关文献记载,范蠡是两千多年前楚国宛三户人,据考证,三户是因楚国贵族屈、昭、景三姓居住而得名。《辞源》、《辞海》都有这样的解释:三户,地名,在今淅川县西北。 
  范蠡公园面积很大,占据了两座绿色遍染的山头,如果郑州能有这么大的公园,一定会乐坏不少人。据说是淅川县投资2500万元兴建的,两座山各有一个门,分别安放了范蠡和西施的石像。公园里面建有范蠡祠堂、西施望月台、888阶诚信天梯、极目阁。 
  范蠡的一生大起大落,极具传奇色彩,他从布衣到“上将”,从流亡者到大富翁,人生处处得意。淅川县范蠡研究会会长王耀杰说起范蠡赞不绝口,认为他的人生非常完美:从政兴一国灭一国;经商三致千金,家财巨万,他的化名陶朱公成了富商的代名词;娶妻娶了艳丽不可方物的西施;最后活到七八十岁善终。的确,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但让人不理解的是,范蠡和他那著名媳妇的石像“各立山头”,遥遥相望。为什么不把两人的塑像摆在一起?让他们这山望那山的多累?淅川人解释不上来。记者猜想,可能是因为公园有两个门需要两尊塑像,所以不顾人家伉俪的“情绪”,把他们分开了。也或许是单人塑像好设计,两个人放一起不好处理。如果西施小鸟依人、范蠡深情凝望,有点太儿女情长了吧! 

上一篇:【民间美术】苏州金山石雕技艺(苏州市)

下一篇:【民间美术】苏州藏书澄泥石刻(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