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正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天官》就载有"疡医(外科)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骨伤科)之祝药,刮杀之剂"。张福庭,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楼自庄村人,1885年生,12岁时,因脚扭伤,被一郎中治好,便与正骨结下不解之缘。通过拜牛先生为师和自学与实践,1905年成为当地有名的正骨郎中。

其特色是利用小夹板固定、纸夹板固定、小夹板固定过程中加以小压垫,比较合理的解决了固定与活动这对矛盾,又称为动静结合,使固定不妨碍肢体一定限度的活动,又有利于固定,依伤者创面骨骼形状、肿胀情况剪成的小压垫,例如髌骨骨折剪成抱膝型、外踝骨折剪成葫芦马蹄形等等,使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好,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

目前,楼自庄"祖传张氏正骨"门诊部从昌平区八街和平家园搬至昌平南邵四合新村成立北京张氏名山堂中医门诊部,为本地区和许多外省市的患者服务。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展,虽然被载入《当代中国骨伤人才》、《中国医药荟萃丛书·疑难杂症求医指南》、《科学中国人丛书·中国专家人才库》一书,被誉为"起死回生"、"正骨真传"、"功同良相"、"京畿正骨一名门,传世绝技献人民",被医好的韩国受伤自行车赛手称赞为"中国的正骨好的真快",但面临诸多的困难。张氏祖传秘方"接骨丹"在治疗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还申请制作成剂;由于现在许多年轻人不了解中医,其又坚持"花钱少、痛苦小、见效好、少受罪"为宗旨,不分贫富与贵溅、一视同仁就诊,且其主要面向农村无医疗保险和低收入者,还没列入医疗保障定点单位等原因,而艰难生存和维持。为不使我国的医学瑰宝之一--北京楼自庄"祖传张氏正骨"医术失传,而发扬光大,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现在必须施行保护措施。


上一篇:【传统医药 】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苏州市)

下一篇:【民间舞蹈 】滚灯(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