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吾下马崖清泉文化已有百余年历史。“维吾尔族苏乃孜(清泉节)”活动最早是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是一种以整修水利、保障耕地用水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民俗活动,至今从未间断。每年6月9日,当地群众自发捐款捐物,不分年幼,浩浩荡荡地来到坎儿井和泉眼处,清挖泉眼,疏通渠道,以保证泉水长流。劳动结束后,大家不分彼此围坐在一起,喝着清泉烧煮的茶水,吃着各家各户捐出的羊肉、馕饼,举杯同庆,如同过节一样热闹。

百年田园风情的下马崖“维吾尔族苏乃孜(清泉节)”,作为一个特殊的节日,下马崖乡的村民把它看得像“肉孜节”“古尔邦节”一样重要。这一天,他们相约在一起跳舞、唱歌,一起吃“乃孜阿西”(节日餐),下马崖乡的老人说:“乃孜阿西是下马崖人的团结饭(也称百家饭),吃了百家饭、喝了清泉水,我们会更团结、更健康、更长寿”。

正是通过这个节日,由老一辈人告诉子子孙孙: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必须珍惜水资源。教育人们热爱劳动,共同努力,团结一心就能战胜困难,节日还因为有歌舞形式而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每年的“维吾尔族苏乃孜(清泉节)”,都是由当地最有威望的老人主持,先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共同讨论选择“清泉”吉日,星期五在清真寺向大家宣布。准备用具和食物、动员讲话、捐资赠物、祈福、清泉增水、品尝清泉水、宰羊煮肉、就餐仪式、木卡姆演唱、麦西来甫表演等一系列活动陆续开始。活动前一天,家家户户的男人们都准备铁锹、十字镐等劳动工具,女人们则准备炊具和油饼等食物。活动开始这一天,全乡的男女老少,一大早就起床,穿上节日盛装,然后将各种用具、食物等装上毛驴车,与邻居、朋友相约,共同去参加“清泉”活动。

选择在公历6月,是因为在下马崖乡春天来得比较晚,从6月份开始天气才开始变暖,正是清泉的好时节。下马崖“维吾尔族苏乃孜(清泉节)”是一个集劳动、娱乐为一体的传统民间习俗,逾百年来显示着它特有的无穷魅力。

大家吃着“团结饭”,喝着泉水,唱着伊吾特色的“木卡姆乐曲”跳起麦西来甫,表达着深深的欢乐和幸福之情,也充满了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直到太阳落山许久才恋恋不舍地离去。整个下马崖沉浸在欢乐祥和之中。

“维吾尔族苏乃孜(清泉节)”活动是全疆唯一以节水、爱水、增水及木卡姆、麦西来甫歌舞融为一体的地方性民间传统活动,不断演化流传至今。现在条件好了,在这个节日里,大家都穿着时髦的衣服,开着小四轮拖拉机,带着品种繁多的食物去参加,清泉的方式也更科学、更注重生态、更加低碳化了。这项活动得到了伊吾县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7年起此项活动由政府主办,并将“维吾尔族苏乃孜(清泉节)”定在每年公历6月9日。它是全疆唯一以“节水、爱水、增水”及木卡姆、麦西来甫歌舞融为一体的地方性民间传统节日。通过这个活动告诉人们,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教育和提醒人们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加强水利建设。

“维吾尔族苏乃孜(清泉节)”的举办对于伊吾县乃至全疆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都具有启示性作用,它作为伊吾的品牌文化之一,已经于2007年成功申报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一篇:【民间手工技艺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苏州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佛山十番(佛山市)传承人:何汉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