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李文太拐他二妗子(濮阳市)
2018-04-24 14:07
河南省濮阳市因发现距今4600年前的蚌塑龙虎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华龙乡”。而文化底蕴丰厚的濮阳市也是中华戏曲之乡。其一,我国的戏曲雏形在这儿发现较早,上古时代,曾作《六茎 》之乐的颛顼即建都于此。从殷纣王时都朝歌,供妲己娱乐的歌舞弹唱,《诗经·卫风十亩之间 》描写桑间濮上男女风情的“郑卫之音”,春秋时孔子四次临卫把傩戏传至濮阳,直到汉代南乐为黄帝史官仓颉在家乡建庙塑像,所塑像头戴皇冠,宝冕垂旒,金光四目,已具后代戏曲帝王的脸谱。其二,濮阳历代艺风甚炽,容纳百川。有史记载,流入或源于濮阳市的戏曲剧种达20有余,如目连戏、歌舞剧、梆子戏、柳子戏、罗子戏、大平调等。而活跃在我国戏曲舞台千余年,历经风雨,至今依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濮阳大弦戏,可谓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