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韶山山歌(湖南省)
2018-04-24 11:00
韶山山歌是湖南省传统民歌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流传在韶山市韶山乡、大坪乡和杨林乡三乡镇及周边邻近地区。韶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也是中国唯一一座以音乐命名的城市,相传舜帝南巡奏韶乐于此,"箫韶九成、引凤来仪",故名韶山。随着清王朝的瓦解,韶乐这种宫廷乐舞也随之消失。在历史积淀中与韶乐完美融合在一起的韶山山歌,而今成为研究韶乐的重要依据之一。韶山山歌植根于民间,倾注着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寄托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韶山山歌主要的艺术风格是质朴、粗放、风趣和诙谐,她最大的特点是声调高亢、拖音带颤且长。主要表现内容有插田歌、扮禾歌、收工歌、赞新屋、思郎君等,再加上当地的谚语、俗话,一般多为三句体或五句体。表现形式有男声独唱、女声独唱、对唱、一人领唱众人和等。
1960年作曲家白诚仁根据韶山山歌曲调编写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和《日出韶山东方红》得到了毛主席的赞扬。而今在话剧、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中总能见到韶山山歌的身影,音舞史诗《日出韶山东方红》中也采用了大量的韶山山歌。
2007年韶山山歌被列为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曾受到毛泽东接见的毛爱霞和毛继余两位山歌能手成为代表性传承人,在作曲家刘振球创作的交响诗《长岛人歌》中,两位受邀在其中进行情歌对唱,并随湖南交响乐团在湖南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和台北音乐厅演出多场。2008年9月,韶山市成功举办了首届韶山山歌大赛,为传承和保护韶山原生态文化走出了第一步。2009年,韶山山歌又在湖南艺术节上获得了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