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太仓糟油制作技艺(苏州市)
2018-04-24 10:46
太仓糟油始创于清乾嘉年间,一位开酱园、酿酒的商人李梧江、偶发奇想在米酒中加入辛香料及佐料,封缸一年成其糟油。糟油作为一种调味品,可以提鲜,鲜腥、开胃、增进食欲,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氨基酸,是馈赠亲朋好友或上贡达官贵人的特色礼品。清袁牧《隋园食谱》记载:“糟油出太仓,愈陈愈佳”,《太仓州志》说:“色味俱胜,他邑所无。”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14年、1921年、1925年在江苏省地方特产展览会上均获奖。
糟油的制作工序为:选料、蒸、淋、发酵和封缸。封缸时间至少达一年以上。
糟油是“偶发奇想”的产物,体现了民间的智慧和创造性。糟油的制作必须有严格的程序,十分严谨。另外唯一性、独特性也是该项目的特点。中国生产糟油,只此一家。
糟油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糟油曾获得第一届巴拿马食品博览会金奖,是太仓历史上的荣耀,为太仓老百姓所津津乐道。但太仓糟油食品有限公司属于微利的调味品行业,糟油制作技艺主要属于手工操作,在飞速发展的工业化浪潮面前,比较弱小、落后,经济效益有限,还面临着各种无序竞争,有的企业偷工减料,损害了糟油的声誉威胁着糟油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糟油制作技艺应当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