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称多白龙卓舞(玉树)
2018-04-23 14:08
白龙卓舞发祥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称文镇白龙村,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格萨尔王时代。
白龙卓舞作为一种藏族民间传统的古典舞蹈,早在远古时期它只在祭祀、迎宾和寺庙节庆上演出,而且它只能由成年男子参加,舞者头缠红色缨穗,身着红、黑两色氆氇装。
白龙卓舞是一种动静组合的舞蹈,动则为舞,静则为歌。静时歌声如飞龙盘旋,祥云弥漫,佛光渐起,沉稳缓和,令人肃然起敬;动时则舞姿舒展大方,矫健明朗,仿佛给人一种不动胜动,不舞胜大舞的感觉,是所有舞蹈中最高妙的境界。大凡对藏族舞蹈有过研究的人,均认为白龙卓舞是所有藏区卓舞的经典和极品,是日月恩赐给人类的一件奇世珍宝。
白龙卓舞的舞种大约有80多种,如今能搜集到的只有30种,而白龙村能参加卓舞演出的艺人只有12名,占全村人口的17.2%,12名艺人当中最高年龄66岁,最低年龄49岁,平均年龄为55岁,其中能熟练唱跳30种卓舞的艺人只有1名。
2007年5月25日,称多白龙卓舞入选第二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