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剪纸是古怀庆府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艺术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800年前,怀庆府已是杂曲、剪纸等民间艺术百家荟萃之地。元末明初,怀庆府一带每当逢年过节,庙会赶集,祭祀拜神都要举办民间剪纸活动,主要装饰墙壁的门窗、房柱、镜子、灯等,以及各种喜花和礼品。解放初期,城区灯塔街李希荣在奶奶李张氏的培养下,从小酷爱剪纸,继承了传统花样的剪法,又在母亲张秀兰的指点下,双手剪出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图案,自成特色。

 李氏剪纸艺术以纸为材料,主要用画纸、彩色纸,根据剪纸设计构思,可分为单纸剪、双纸剪,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画等。其主要作品是各类窗心、窗花,各种蝴蝶、猪、狗等生肖动物,虎、鹿等祥禽瑞兽,以及牡丹花、鸳鸯戏水、花瓶、灯笼、红双喜、寿字等。李氏剪纸的特点主要有:造型简洁夸张。抓住物品的典型特征,删繁就简,以少胜多,突出主题;线条、画面等组合讲究色白对比效果,做到实中见虚,合理穿插配置,显出一种节奏感、韵律感;装饰质朴合理。由于受材料和工具的限制,在塑造形象和装饰处理中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和式样,使剪纸富有浓厚的装饰感。如用月牙纹表现鱼鳞、花卉、衣褶等,锯齿纹表现毛、衣服花边等。 

上一篇:【民间文学】韩愈传说(焦作市)

下一篇:【民俗】保安社火(海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