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藏族是世居都兰的主体民族,是这片土地的共同开发者,都兰是他们的共有家园。但两个民族的历史背景不同,各自都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两条风韵独具的民族风情长廊,使都兰的人文历史显得格外厚重、绚丽多彩。

都兰的蒙古族是从元、明两朝陆续迁入。明末清初,固始汗统一了青藏高原,并封自己亲族镇守都兰。因此,都兰蒙古族成为“德都蒙古”的一部分,即上部蒙古之意。其风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洗礼:蒙古族认为人降生到世上,是天神所赐,需举行感恩祝福的大礼。落胎之初,邀请部族长老、亲朋欢聚一堂,共庆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仪式隆重庄严,有一整套的程序。沐浴的水中,加入柏枝、青盐、踝骨等,取其孩子有松柏之志、多福多财、健康长寿之意;剪胎发礼:在孩子长到3岁时举行,父母择吉日,邀亲朋设全羊宴,请与孩子属相相同的贵人或舅舅先开第一剪,然后按年龄辈数由家庭成员及客人剪胎发,每人在剪去一撮胎发时,都要说祝词、送礼物,父母则要敬上剪发喜酒。胎发是圣洁之物,要包在哈达,放置高处或山顶;婚礼:蒙古族认为结婚是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座里程碑,所以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有一整套规程礼节,热闹中充满风趣。这三大礼仪,体现了蒙古族对人生哲理的认知,人与天地永久共存的祈愿,成为这个民族内聚力千年不衰的根源。

祝寿礼:

祝寿礼是蒙古民族尊老爱幼优良传统之一。无论男女,年享73或81岁,儿女和亲朋、邻居行盛大的祝寿礼。祝寿开始,儿女亲朋都要给寿星献上礼品,请安问好,说吉祥如意的祝词。还要请专人唱祝寿歌,歌词情真意切,可即兴发挥,颂赞老人养育儿女的恩德、辛勤操持家务的功德。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最盛大的宗教活动。在特定的日子,人人着盛装。从四面八方骑马乘驼,来到供奉山神的敖包,进行祭祀。场面热烈庄严,仪式有煨桑、活佛喇嘛诵经、献祭礼、放风马、脱帽绕3周、挂彩旗,请求山神保佑一方平安、风调雨顺、牲畜繁多。仪式结束后,举行赛马、射箭、摔跤、歌舞等活动。

那达慕:

那达慕此庆典起源于成吉思汗之时。原为大汗召集各部首领,商讨征战、制定典章,奖惩任免、分封有功之人,欢庆胜利。后演变为一年一度的重大民俗盛会,在每年农历七月,水草丰茂之时举行。开幕前各户都要扎下自备的帐篷毡包,花团锦簇,形成一座毡包帐篷之城,各户部都要备美酒、佳肴、鲜肉,准备招待亲朋。大会开幕式后,接着就是民族运动会,蒙古健儿们在摔跤、赛马、射箭场上大显身手,入夜,欢歌笑语,通宵达旦,祥和热烈的气氛从始至终,充分表达了蒙古民族的精神气质。

都兰的藏族是吐蕃人的后代,久居海西。到明代,由于历史的原因,藏族逐渐迁徙到黄河之南,罗卜藏丹津事平之后,部分藏族又迁回故地,形成今日的热水、沟里、夏日哈等藏族村落。都兰藏族历史悠久,民族风情独具一格。

春节及藏历年:藏族一年中过春节和藏历年,春节也是农历正月初一。进入腊月上旬,家家户户开始炸油饼、蒸馍馍、办新衣、宰牛羊,年味渐浓。除夕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吃年夜饭,饮酒叙亲情;孩子们则放鞭炮,年青人们唱歌跳舞,通宵达旦。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煨桑、拜佛、诵经、祈求平安。不少人家都要将订婚、结婚、婴儿剃发礼等安排在春节进行,取双喜临门之意。藏历年则以天干地支及十二属相顺序而定,如“阳木鼠年”、“阴水兔年”等,其过节内容与过春节基本相同。

赛马会:赛马是藏族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农牧闲暇之余集合、交流农牧业生产经验的场所,而且是藏族人民精神的展示。届时,附近各地藏族群众身着传统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赛马场,进行多种形式的赛马活动。有集体比赛速度的,有分队进行接力比赛的,有表演跑马射箭的,有表演赛马技巧的,十分热闹。

射箭比赛:藏族尚武,渊源久长。都兰的藏族男子汉们,都喜爱射箭运动,村与村之间,每年都要轮流坐庄,举行射箭比赛。在商定的日子里,射手们盛装跨马而来,还有大批的助阵队相随。赛毕,东家需以酒肉款待对方,此时,只论友情,不说胜输。

歌舞:都兰藏族的歌曲有两种,“拉伊”为情歌,缠绵婉约,动人心弦;“鲁”为民歌,唱词内容极为广泛,山川地理、人文习俗,无所不包,寓教于乐。唱时声调热情奔放,穿云裂石,歌声中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藏族的歌舞有“锅庄”、“则柔”两大类。

六月歌会:藏语称“周歌鲁诺”。每年盛夏,都兰的各藏族乡都要举行歌会,场地多建在牧草丰茂、百花盛开、泉水流淌的草原或河滩,各家都扎下帐篷,各备酒食,男女老少都参与。每天举行摔跤、射箭、赛马等活动;当夜幕降临时,便燃起熊熊的篝火,唱“拉伊”和“鲁”,跳“锅庄”和“则柔”。

都兰的蒙古族和藏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已有了数百年,由于在人文、血缘、宗教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使二者在保持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又在民族风情等方面相互融合、结纳,和而不同,两个民族亲如兄弟、相互尊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文化层次上必然反映为丰富的民族文化作出了共同的贡献。


上一篇:【民间音乐】唢呐(开封市)传承人:李金海

下一篇:【民俗】蒙古族风俗民情-赛骆驼(海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