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铜器历史悠久,造型美观,种类齐全,工艺精湛,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品中的一朵奇葩。至今民间还流传着“五台山上观佛景,大同城里买铜器”的俚语。

大同铜器始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在大同博物馆收藏的铜器中就有春秋战国时的铜剑、铜戈、铜箭簇和铜鼎;北魏时期有了铜铸的释迦铜像;辽代西京(今大同市)军工匠人能制炮、弩等武器;元初在大同炼铜的冶户多达760煽(煽为作坊);到了明清,铜器在当时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武器、容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品应有尽有,大同院巷被称为“铜匠一条街”,百米长的街道开设有几十个铜匠铺,聚集着上百名能工巧匠。

解放后,大同铜器得到长足发展,1978年,成立大同市金属工艺厂,生产出铜工艺火锅、宫廷御锅、文房四宝、铜壶铜勺、宗教供具用品、奖杯纪念品礼品、仿古佛雕装饰配件、酒具茶具八大系列二百多种花色品种。铜火锅是大同铜器中最负盛名的一种,其代表作《九龙奋月》采取镶嵌、浮雕与勾线相结合的工艺制成,锅身九条龙腾云吐雾,栩栩如生。1973年,周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时,曾以此火锅作为礼品馈赠。1982年邓小平在张家口观摩军事演习宴用铜火锅后赞不绝口。大同铜制品曾远销美国、英国、日本、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工艺铜火锅获轻工部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一等奖和希望杯奖,同年获国家经委“金龙奖”。1985年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大同铜器逐渐衰落,工厂停产,人员技术濒临失传,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出于家庭小作坊生产,其代表传人李安民。为了使大同铜器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急需予以抢救保护及资金上的扶植。


上一篇:【传统美术】大同张氏折纸(大同市)

下一篇:【传统美术】灵丘白氏剪纸(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