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杂技】晋祠风火流星(太原市)
2018-04-21 10:47
风火流星俗称火流星,是一门流传于山西太原晋源一带,融杂技和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
表演的时间一般是在晚上,表演者手持一根长绳,绳子两头的铁笼子里装上燃烧的木炭,表演者用手飞快地舞动长绳,使铁笼在空中飞转,此时火花四溅,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伴随着火烧木炭的"噼啪"声,场面十分壮观。"风火流星"有单人或多人表演,它主要通过两手做背花、馒头花等动作,使绳子两端的铁笼通过惯性由慢到快旋转,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群体表演还具有一种群龙飞舞的独特气氛和良好的视觉效果。其表演由小锣鼓来配乐,在不同的鼓乐声中变换动作,时而紧凑,时而舒缓,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扣人心弦。飞龙飞舞的气势。人在表演中行、站、坐、卧、翻滚。人在火中,火围人转。表演的套路与武术套路大致相似,有"双龙开道"、"火龙缠身"、"悟空舞棍"、"左轮挡箭"、"二龙戏耍"、"火龙腾空"、"二郎担山"、"金龙盘柱"、"火龙十八滚"等。
2008年6月,风火流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