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北派鸟笼制作技艺(廊坊市)
2018-04-21 09:41
唐朝以来,玩鸟已成气候,而制做鸟笼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则达到极为兴盛之时。延至近现代,制作鸟笼更为精致,并形成了南北两派。
老北京百姓养鸟历史悠久,约起源于明清时期。北派鸟笼的制作,盛名者当属涿州马家和三河乔家。涿州马家现已失传,技艺已绝,只剩三河乔家,不仅技艺有传,而且制笼工艺大有拓新,被人称为“乔氏鸟笼”。北京玩老鸟笼子的都知道有三河乔这个品牌的笼子制作户。在北京各大笼市,若提“三河乔”无人不知。 “乔氏鸟笼”的始创者是三河市高各庄的刘华伶。刘从小在北京琉璃厂小器作学艺,上世纪初,他凭借深厚的小器作功底,在制作古玩托盘之余,还为北京一些养鸟人制作鸟笼。其笼以硬木为材,结实美观,经久耐用,深受北京养鸟人的喜爱。后来,其妻弟,即三河市西关村的乔玉章从师于他,学会了制鸟笼的手艺,继刘华伶之后,乔玉章在北京琉璃厂继续为一些养鸟人加工鸟笼。在鸟笼的材质上,除了延用硬木以外,还创制了竹质鸟笼。由于竹质鸟笼物美价廉,更受养鸟人的欢迎,一时,“乔氏鸟笼”誉满京城。
目前,“乔氏鸟笼”已在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建立了销售网点,产品供不应求,大有发展前景。但由于传统鸟笼制作需要纯手工完成,目前,“乔氏鸟笼”仍处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规模,因此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受的很大制约,亟待进一步抢救、挖掘、整理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