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1cab5210761a5c3e7.jpg

炎陵客家山歌是流传于湖南省炎陵县广阔山乡的传统民歌,至今传唱着的2000余首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与客家语言、风土民情息息相关。它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优良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2006年5月,客家山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千年来,炎陵客家人以山歌的形式歌唱劳动、歌唱生活、抒发情思、鼓舞斗志、娱乐身心,为中国民间音乐和客家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不断增添着鲜活元素。

客家人由于所处环境的关系,终日劳作于田野山川之间,并且男女俱出,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的严格区别。客家人由此形成了勤俭朴素、吃苦耐劳的性格,而少有慵惰浮夸之态,保持了祖辈中原人的风气。这就赋予客家山歌以鲜明的俚俗之风与劳动色彩。 客家山歌直接取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无论生产劳动、风土人情、风光景物、传统风俗、男女之恋等,都可以成为山歌的题材。根据表现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客家山歌可分为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情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劳动歌和情歌。

客家山歌以比兴、双关见长,文采极致,且形态多样:本体山歌是客家山歌的重要形态,绝大多数山歌都属于这种形态。还有一种就是散板唱的山歌,节拍很自由,句法不讲究,可长可短,最短的句子只两个字,最长的句子可达几十个字,这种山歌又称为山歌号子。另外,还有叠声山歌、叠句山歌、尾驳尾山歌、问答式山歌、绝气山歌等多中形式首先,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在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创造的艺术,它所表现的艺术内容皆来自于客家人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因此,跟客家社会的生产生活紧紧相连。炎陵地处山区,受地域和环境的限制,因而,"炎陵客家山歌"其内容"俗"且比较纯真,表现手法大多采用白描或浅白、直接的比喻。千白年来,客家山歌虽然经过不断发展,内容丰富,但始终离不开"山",离不开"情",所以,也多是民间喜闻乐见、粗放易学的情歌、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逗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

上一篇:【民俗】雷州风筝节(湛江市)传承人:吴羽江

下一篇:【民俗】庙会(坡头罗侯王庙庙会)(湛江市)传承人:张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