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1b9d16fdfaaf515ad06b84845494eef01f7ade.jpg

新化山歌是一种主要流传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的传统民歌。新化山歌内容广泛、调式古老、风格独特、音韵简朴、结构多变,音乐特色鲜明,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句式长短有致,俚俗方言衬词较多,说唱风味很浓。山歌以口头创作、传唱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其曲调、节奏、结构、句式都很自由,音调依新化方言按字行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2006年新化山歌列入首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新化山歌被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专家考证,新化山歌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以前的先秦,盛兴于7-13世纪(唐宋),流行于14-19世纪(明清)。新化是古梅山峒蛮的中心地带,10世纪前(宋代以前)为苗、瑶聚居地。至10-13世纪北宋开发梅山,汉族不断迁入,苗、瑶、汉多民族文化逐渐融合。在勤劳耕作之余、喜庆节日、婚娶祭丧之时,梅山先民常以山歌抒发感情,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代表作——新化山歌。

新化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异常丰富。像《诗经》一样,每一种手法几乎都是赋、比、兴的综合运用。与《诗经》相比,新化山歌更富有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泥土特色。世俗化了的比喻和意象,鲜活生动,易于吟唱相传。

新化山歌是民间文学中一支奇葩,其歌词讲究韵律,讲究比兴等传统的诗歌手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句式结构上,由一个上下句组成,巧妙地在它的第二句(下句),甚至第三句、第四句都不甩腔收尾,而是或压缩节奏或句尾不落在稳定的主音上,使它的段落结构自由到可由任何句数组成。有四句头、六句头、八句头和长段也有七字式、五字式和长短相间式。在歌词押韵上,与古诗词也略有差异,不注意平仄,它不仅在句式的头、尾都押有韵脚。在中间的字也押有韵脚。既有规律又自由放纵,又添加了俚俗的语气。

在歌词的故事情节表现上,幽默率真,描写细腻。每一首新化山歌都描述了一个通俗故事,且一波三折,委婉动人。表现出的文字语言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在语言的修辞上,多引用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另外,还有较多的语气衬词,如呜啊、哇呜、喔火火、嗨嗨、哈哈、呵呵等语气衬词,有时衬词还使用模仿动物的声音。还有一些山歌,它对历史故事、戏曲故事、神话故事及神话和历史人物也借鉴很广,如:盘古开天地、南海观世音、孟姜女、梁山伯、祝英台等。



上一篇:【传统技艺】白家牛肉罩饼加工技艺(保定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白洋淀传统捕鱼技艺(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