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丰县坠子(徐州坠子)(徐州市)
2018-04-19 14:13
徐州坠子,又称“坠子书”,因主要伴奏乐器坠琴而得名。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
徐州坠子的前身为渔鼓坠,渔鼓坠又是由渔鼓(又称“道情”)衍变而来。丰县渔鼓坠约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清末民初,丰县王沟镇渔鼓坠艺人王本来、孙合生等去掉伴奏乐器渔鼓,开始用坠琴伴奏,自此,丰县坠子应运而生。
徐州坠子属板腔体,说唱兼备,以说唱长篇大书为主。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三根弦)、简板,也有用竹板、小堂鼓的。板式有大慢板、垛子板、莲花板、飞板等。
徐州坠子曲目非常丰富,传统段子有《小姑贤》、《郭巨埋儿》等100余个,其中中长篇大书有《金鞭记》、《张廷秀私访》等百余个;新书新段子有数十个。无论传统段子、长篇大书还是新曲目,都有曲折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如歌颂爱国主义、民族英雄,鞭挞邪恶,歌颂公德、正义等,对创建和谐社会,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徐州坠子的演唱形式有单档、双档、多档,因演员多少而异。丰县坠子的伴奏乐器和说唱风格独具特色,演唱风格既质朴典雅又粗犷豪放,乡土气息浓郁,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枝亮丽的小花,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很受观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