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徐州泥塑(徐州市)
2018-04-19 12:43
徐州泥塑是一种江苏省的传统民间艺术。其历史悠久,在邳州市大墩子文化遗址中便出土了陶屋模型,由此可看出6000年前的先民已经脱离了穴巢宿居的阶段,展现出泥塑艺术成就。泥塑,是以泥为原料塑形的艺术,但为了便于长久保存,往往烧制成陶塑,包括泥玩具、陶佣等。
徐州古代泥塑的代表作,应属1984年在狮子山出土的数以千计的汉兵马俑,均显示出徐州的泥塑艺术已达到完美的境界;徐州的泥玩具制作从汉代开始。
在随后的年代里,徐州民间泥塑玩具日渐增多。明、清时代,徐州市面上出现了泥猴、刀马人、泥老虎、泥兔子及泥鸽哨、泥牛角哨等泥玩具,其中以泥模最为普及,而泥模又以沛县泥模为代表。
徐州泥塑的代表性艺人除了有丰、沛县以制作泥模、泥娃娃为主和新沂、邳州、睢宁以制作各种泥玩具为主的艺人外,市区还有一批代表性艺人,如:卜昭信、李本华、孙美玉、崔守址、周光臣等。
徐州泥塑以其深刻的人文精神、达观的人生态度和淳厚的乡土风情,展现了徐州6000余年的历史。
泥塑作品色彩运用上以传统的民间色彩为基色,色彩鲜艳明亮,观赏性强、知识性强,能使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但是目前随着现代化、机械化的大发展,传统化、乡土化的个体制作难以开展。泥塑作品虽然成本低,但费时耗力,许多艺人难以养家糊口,纷纷改行。亟待对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