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1ea5c70828e083a48.jpg

 基本情况: 苍南提线木偶戏已在苍南传承数百年,其脉络清楚,谱系完整。它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是苍南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百年来,一直深受群众喜爱。近年由于受西方文化大潮的冲击,苍南提线木偶戏后继无人,当今全县仅有6个戏班30多名艺人,这些艺人年龄偏大,艺术濒临消亡,要求列入省非遗名录。 

       地理位置: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是浙闽交通要道,全县36个乡镇,总面积1260平方公里,总人口120多万人,中部为平原地带,西北部以山区为主,东南部濒临大海,海岸线长155公里。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苍南成为浙闽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历史沿革:史料记载,木偶戏“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过去曾是全国性剧种,但随着中原地带战争频发与部落的多次迁徙,明清时期提线木偶戏盛行于闽南一带。苍南县是百万人口大县,明清时期80%以上姓氏从福建迁入,木偶戏艺术也随之传入,开始在苍南扎根并逐渐流行。本县矾山镇的明矾矿区,开采于明代,有600多年的历史。高风险的作业使民间信仰的色彩更为浓郁,也给提线木偶艺术提供了交流和发展的平台。 

       主要价值和影响:苍南提线木偶戏,同各种史料的记载非常接近,与闽台当前的电光木偶戏相比,保持了更好的原生态,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保护和传承苍南提线木偶戏,对活跃农村(社区)群众文化生活,研究浙闽戏曲艺术的历史,促进苍南与闽台等地文化艺术交流,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t0198388bdf873f4d21.jpg



t01246df51f8178e36c.jpg



t010b7449f58587f36a.jpg



t01c694fec33d564eed.jpg

上一篇:【传统戏剧】木偶戏(泰顺提线木偶戏)( 浙江省温州市 国家级)

下一篇:【浙江·传统戏剧】湖剧(国家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