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用数字在十堰地区应用比较广泛,2007年春,丹江口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在馆藏档案中发现两处使用记录。其一在该馆一号全宗第六目第八卷“均县县政府员役消费合作社民国三十二年(公元一九四三年)三月份配物清册”中;另一处在一号全宗第七目第一卷时任均县县长戴肇琼签发给“城关镇中心学校木柱和木板领条”中。  
    在民间,中国商用数字在江南称“苏州数码”,在四川称“川码字”;用于记账时叫“账码字”,在服装行业叫“衣码字”,在菜蔬交易中称“菜码字”,在药材交易中称“药码字”,在肉货交易中叫“肉码字”,在码头或仓储行业称“码单”等等。 
    据了解,在十堰市科技局2008年软科学计划项目中,该课题组研究者黄恩华、白红升、王永国等人运用大量文献、史料和实物资料证实:中国商用数字产生于2500年前的楚国,它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在官方还是民间曾被广泛应用;它是世界上唯一古今通用的数字,这一研究成果修正了瑞典林西莉《汉字王国》中中国数字的产生时间“在明朝时候(距今约500年)”的观点;中国商用数字正逐渐被中国数字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所代替,它是中国正在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看到这一研究内容和研究者提供的大量实物后说,“这项研究填补了中国财经史研究的空白”。

上一篇:【民俗】七夕习俗(武汉市)

下一篇:【民俗】婚俗(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