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驯兽溯源动物戏,是最早出现的杂技品种之一。

传说黄帝轩辕氏曾驱使过熊、罴、貔、貅、豸区、虎六种凶猛的野兽冲锋陷阵。帝尧手下有个掌管音乐的官,名叫夔”的,能奏起石制的乐器,指挥“百兽率舞”。在民间,传说帝尧用象耕种,又说他桀骜不驯的弟弟名叫“象”。又传夏禹曾驱使过动物开沟治水;禹的儿子启是个昏君,纵情享乐,常“舞九代之马”。在夏朝马也被用来演戏了。

周代驯化动物已有了专门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动物戏已崭露头角:卫懿公好鹤,仙鹤成群漫步于高堂;齐国斗鸡、跑狗成风,把驯化的动物用于娱乐。《列子》上记载了一段驯鸡的方法,说明这时已出现了驯化动物的专业人才。秦末流行一个“东海黄公”的故事,是最早出现的驯兽艺人的完整记录。黄公是一位“驯虎”和“玩蛇”的艺人。表演是化装成束发佩刀的巫师,在装神弄鬼的过程中,表演了惊险的“厌虎”(斗虎伏虎)的节目。如果不是法力无边的人,怎能驾驭毒蛇猛虎呢?人们都相信黄公是有法术的,实质上,黄公却是个驯兽艺人。然而到黄公年老,气力不佳,再去“厌虎”,竟被白虎所杀。
 

驯鼠大师郭树桐先生在大世界为游客表演驯鼠

驯鼠,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清末的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庙、上海大世界等游乐场所,都有驯鼠表演分布。现在驯鼠表已很难见到。很少有人从事驯鼠表演,不再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

驯鼠,并不是很普及的一项民间艺术表演项目。驯鼠,过去与其它动物的驯化表演一样,是吴桥杂技艺人的传统节目。与吴桥杂技有着很深渊源。

驯鼠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慢慢驯化。驯化工作一般都是一个人来完成,要把表演鼠驯化到一定程度,能够听人指挥,达到默契配合的地步,才能够让驯化鼠登台表演。并且每只驯鼠表演的节目也不相同。

驯鼠表演的道具,是艺人根据表演需要自行设计制作的。表演的节目,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编排。

鼠的表演,加上艺人的风趣解说,常常把观者都得捧腹大笑。过去经常在集市的街头看到驯鼠表演,现在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丰富与提高,已经很再难以见到驯鼠表演了。

为了使这一民间艺术能够延续,吴桥杂技大世界把它作为民间艺术保留节目在江湖文化城演出。
 


上一篇:【传统技艺】吴桥手工挂面制作技艺(河北省)

下一篇:【传统医药】咸宁胡氏烧烫伤疗法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