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14252a32b8ad1560a.jpg

廿八都地处仙霞山脉与武夷山脉交汇的群山环抱的腹地之中,素有“八闽咽喉”、“枫溪锁钥”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该地木偶戏系提线木偶,于明代自江西传入后,以师徒相授形式传承了18代约500年。由于木偶体形小,演出方便,身受山区群众的喜爱。解放前,廿八都木偶戏班就活动在浙、闽、赣三省边境的仙霞山区,很有名气,颇具影响力,人称该戏班为“戏祖”。解放后,戏班恢复演出以来仍有“抢”戏箱的现象出现。 

       廿八都木偶戏长期在廿八都周边的农村、山区中演出,其舞台艺术具有古朴厚实、亲切逼真的地方风格,表演夸张、强烈、凝练、细致。在音乐上以锣鼓助节,一人干唱,众人帮腔,有时以唢呐伴奏,使其高昂激越的唱腔中更显婉转流利;唱腔以江西赣剧为主要唱腔,保留了部分古老弋阳高腔的唱腔特点,也有乱弹腔和江西化了的昆曲特色。现存的剧目连台本戏、整本戏、折子戏、木偶道具,行档齐全。对研究古代戏剧形式、表演艺术、唱腔、戏俗、民俗及戏剧发展史具有很大意义和较高的价值。 

       目前,浙闽赣边界仅存这一剧团尚在三省边界山区坚持演出。除团长金宗怀外,其他六个操作木偶兼乐器的艺人中有三人已人过中年,且学习木偶戏的年轻人不多,后继乏人,市场萎缩,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抢救和保护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在上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以廿八都地方资源特色为依托,配合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开发和古村落文化保护,枫溪村村委会决定在今后五年中加大对廿八都木偶戏的投入、宣传和保护工作,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继续传承和发扬。


t0108d705c07dd23b86 (1).jpg



t01d139b85c28b07933.jpg

上一篇:【山西·民俗】放河灯习俗(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音乐】唢呐艺术(晋北鼓吹)(山西省大同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