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糖,早先也叫‘缠糖’”徐长龙说,清朝年间,徐家加工后的姜糖主要在集市和杂技演出场合零星销售,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中国时,徐家十六世祖曾熬姜糖犒劳在天津打败洋鬼子的义和团拳民,后来经由在皇宫担任布政使通卫的族人徐肪敬献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品尝,而流入宫中成为盛传一时的宫中保健食品;解放前,由于姜汤可以防范风寒,所以徐氏姜糖成为了该县杂技艺人们外出演出时的必备品;解放初期生产姜糖的作坊还比较普遍,后来,由于经济体制、社会发展、技术要求等原因姜糖作坊逐渐减少;解放后期,徐氏姜糖再次兴起,徐氏祖父、父亲利用农闲时节,小批量生产“姜糖”,在集市和公共场合出售,并逐渐扩大着市场和影响力,“也就是这样,我们徐氏姜糖在本县和周边县市赢得了‘姜糖徐’的美誉”。而今徐氏姜糖秉承传统,恪守祖辈的严格制作要求,于2009年正式注册“爽龙”商标,上了央视节目。“很多游客买了我们的姜糖,又打来电话订购,但因为纯手工制作,现在,最多一天能卖到一百斤吧,非常辛苦。”下一步,徐长龙准备申报省级非遗,并扩大规模,探索批量生产,让徐氏姜糖走进都市,走进商超。

上一篇:【民俗】彭祖庙会(徐州市)

下一篇:【民俗】羊山庙会(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