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村李氏中药治疗皮肤病技艺起源于清朝时期,是李金贵始创,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后经三代人的不断完善,使茅村李氏中医治疗皮肤病的疗效得以进一步提高。
茅村李氏中药治疗皮肤病技艺,在“文革”期间一度被说成是“资本主义的尾巴”,致使茅村李氏中药治疗皮肤病的技艺几乎失传。
改革开放后,茅村李氏中医的传人被安排到村卫生室为病人就诊,才使几乎失传的茅村李氏中药治疗皮肤病的技艺又有了用武之地。
目前茅村李氏中药治疗皮肤病的第三代传人和第四代传人,运用祖传的秘方,在铜山县茅村镇岗头村为周边地区皮肤病患者解除病痛。

主治病症 主治各种皮肤病:

带状疱疹、腮腺炎、湿疹、丹毒、寻常疣、扁平疣、痤疮、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头癣、手癣、足癣、斑秃、过敏性紫癜、鹅掌风、烧伤、烫伤等皮肤疾病及相关的后遗症。

诊断与治疗方法 

腮腺炎:采用观、问、摸等方法诊断,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用针刺排毒、外敷药膏拔毒、内服中药驱毒等方法治疗。

其他皮肤疾病皆用观、问等方法诊断,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用外敷药膏、外涂药水、熬中药内服等方法治疗。

根据不同皮肤病的所需中药的配方,将药粉调制成各种药膏或泡制成各种药水。

外敷的药膏:根据不同的皮肤病、使用不同的中药配方,将研制好的药粉,用陶瓷器皿调成药膏。给病人使用时,先将患处清理干净(头部等有毛发患处,剃去毛发,有的皮肤病需先用钩针或三棱针对患处进行刺破排毒),然后对患处进行消毒,接着用竹匾将调好的药膏均匀的涂抹在患处,再用洁净的棉布将药膏固定。2天后,再次给患处换药膏时,先将患处原来的药膏清理干净,对患处消毒后,再涂抹药膏、包扎固定。

外用的药水:根据不同皮肤病,将一定比例混合的中药,用特制的液体将中药浸泡若干天后,将澄清的药水用器皿装好,交予病人每天按一定的次数涂摸患处。

熬制内服的中药:根据不同皮肤病的不同中药配方,配制成包,让病人带回家用陶罐熬制药水内服。

药物配制方法及流程

1、精选购买(或上山采集)治疗各种皮肤病所需的中药。

2、根据不同皮肤病的不同中药配方,分别将中药配好。

3、用石磨将配好的中药磨碎或用药撵将药物研碎。

4、用竹筛过筛,竹筛的孔径尽量细小(小于200目)。

5、用陶瓷药罐盛放药粉。

6、根据不同皮肤病的用药要求,或调成药膏、或浸泡成药水。

相关药材、器具 

不同的皮肤病,采用的中药配方不同,治疗各种皮肤病所用的药材
有:防风、白芷、川芎、姜活、姜黄、木贼、香附子、大青叶、枯矾、地丁、银花、乳香、没药、板蓝根、蒲公英、黄岑、桃仁、红花、皂刺、赤芍、红粉霜、明矾、川荆皮、杏仁、苍耳子、地肤子、苦参、荆芥、苍术、金银花、玄参、黄连、当归、丹参、红花、全虫、蝉蜕、蚯蚓散、冰片、蛇床子、川椒、大黄、花粉、胆南星、青黛、黄柏、枯矾、白芍、蛇床子、生地、泽泻、木通、车前子、甘草、麝香等

相关的器具有:

石磨、研钵(粉、研药粉)、竹筛(筛药粉)、竹匾(拌、摸药膏)、杆秤(称重)、天平(精确称重)、陶瓷药罐、器皿(装药、调药)、油灯(点燃、烧烤)、钩针、三棱针(刺泡)、剪刀、镊子、布、铡刀(粉碎)、搅拌器(搅拌药粉)等。

 

上一篇:【传统技艺】徐州把子肉制作技艺(徐州市)

下一篇:【民俗】马庄元宵灯会(徐州市)